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豫章阁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豫章阁朗读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豫章阁》是宋代作家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的沉浮变化。诗人怀念着离去的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看着山上的树木凋零,感受着寒冷的山风,却不愿意接受秋天的到来。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离开了岷峨水仍然奔流,
豫章三个字竟然沉没或浮现。
怀念着亲爱的人,我站在高楼上眺望,
山上的树木凋零寒冷不愿意迎接秋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诗人眺望着岷峨水,感到水流不息,仿佛与人的离别无关,而豫章三字却在沉浮中显现。这种描写把水流和文字的变化与人的离去相对照,表达了人事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诗人怀念离去的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这种高处俯瞰的视角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树木凋零、山风寒冷是描绘季节交替的景象,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和季节的变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以写景入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情的流转和时光的变幻。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思念和时光的无情,领略到诗人对生命和人事的深邃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梧桐落了层层叶,碧云暗度秋老。八尺龙须,半帘月影,乍凉多少。

今年特早。催满院、虫声又搅。井阑边、絮絮叨叨,也似向人恼。

()

风清月清。鸾呜凤呜。谁家绣阁娉婷。借冰丝写情。

云声水声。鱼听鹤听。恼人好梦偏惊。是山灵化成。

()

梁子湖壖雨乍晴,金牛南港挂帆行。新添野渡三篙涨,渐喜中流一叶轻。

()

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迹空。药径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风。

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川岩物象同。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

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

()

八千里外归来客,不为探奇也打门。愿见已经过半世,相逢何幸在荒村。

只身湖海飘零久,百卷文章慷慨存。煨芋分尝坚后约,更须米汁沃灵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