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圆仲入蜀

送冯圆仲入蜀朗读

《送冯圆仲入蜀》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本来自山中,
早已知晓云无心。
云卷云舒随着清风,
有时候变成三日的雨。
我游历江湖已有十年,
重新认识了水的本性。
东西南北都因地形而改变,
圆折之初没有固定的形态。
如今我回来观察世人,
只有你以古风为主。
用舍弃而不系怀念,
略微与云水相同。
再次乘坐明月之舟,
向西驶过云水的游戏。
云水远远地相送迎,
鸥鹭都成为了知己。
我与你此刻分别,
亦如云水一般。
彼此相望在辽阔的江湖上,
万里之遥同属于蔚蓝天空。

诗意:
《送冯圆仲入蜀》表达了诗人章甫对朋友冯圆仲的离别之情。诗人以山水之间的变幻、云水之间的相送作为比喻,表达了友谊的深厚和离别的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观察与体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蓝本,通过描绘云、水、山等元素,将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以自然景物中的云水为象征,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交往。云水的变幻无常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离合,而明月之舟则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祝福和告别的思绪。通过这些象征的运用,诗人将离别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离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深情而悲壮。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对古风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友情和离别的真挚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独特洞察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月哀猿不可听,声声欲唤国魂醒。莫叫遗恨空山里,谁认啼鹃望帝灵。

()

历山草堂最深处,长史题诗久仙去。南峰衲子营精庐,杖履经过重游寓。

公垂遗迹留山隈,数卷长依佛火开。栖迟颇自爱岩壑,憔悴岂即期公台。

()

洞庭江上始生波,袅袅西风怨薜萝。商信渐催华发变,凉飙偏觉异乡多。

梧桐叶写怀人句,觱栗声传出塞歌。莫怪才人悲宋玉,愁中时序易消磨。

()

碧玉寒门产丽华。误随红叶去,到天涯。明珠一斛坐陪茶。

容我见,容我饭胡麻。

()

叠云层石秀,曲水绕台斜。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

艳宜金谷赏,名重洛阳夸。国色谁堪并,仙裳锦作霞。

()

洞口沈沈罨绿阴,风泉吹落碧云深。仙源未必无寻处,至竟谁存避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