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茂实和州

挽刘茂实和州朗读

《挽刘茂实和州》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悼念刘茂实和州的辞职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失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看法。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要教育民众,元道州却平庸无能;
想要评价人的品德,马少游却游手好闲。
我生活中无一件事情可让我憎恨,
却推荐了三个官员,结果只掉头。
送别公侯去历阳,让我忧心忡忡;
望着客人送来的书信,心中起伏不定。
无论他们认识我与否,我的泪水都在流淌,
在这世间,安慰自己的只有封侯的功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傅良对时世的失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诗人通过对元道州的形容,暗示了他的无能与平庸,而马少游则被描绘成游手好闲的形象。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官员的失望,使他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厌倦,甚至对推荐官员这样的行为感到憎恨。最后,诗人以历阳令的离别为背景,表达了对功名和地位的无所谓态度,认为在人世间,追求封侯的荣誉又有何用呢?

赏析:
陈傅良的《挽刘茂实和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对时世的失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元道州和马少游的对比,突出了他们的平庸与游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痛心和对官员的失望,对推荐官员的行为感到憎恨,衬托出他对一切事物的厌倦和对功名的淡薄态度。最后,通过历阳令的离别,诗人表达了他对功名地位的无所谓态度,认为在人世间,追求封侯的荣誉并不重要。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看法。通过对比手法和意象的运用,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元道州和马少游的形象,突出了他们的平庸和游荡。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痛心和对功名的淡薄态度,使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产生了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乍闻得、一声春去。料想东园,落花无主。越样离情,黛痕只向翠蛾聚。

绣帘空卷,云叠叠、关山暮。便诉与常仪,只逗凄凉无数。

()

长桥跨通川,明星动川底。风吹桥上人,云随衣带起。

()

莓苔铜井绿,西不菖蒲潭。芳草迷行屐,梅花覆小庵。

白云疑度涧,香气欲浮岚。不遇文殊老,牵门上竹蓝。

()

路问桃花源,遥指白马渡。晻蔼云气深,秦人从此去。

秦人去千载,白云长自护。何年灵境开,花源忽呈露。

()

一派箫璈涌,歌声云外飘。青童擎羽盖,翠扇执垂髫。

晓籁鸣环玉,天风拂粉绡。双鸾王母使,传简下层霄。

()

鄙听秦声却楚优,每于山水暂淹留。翠含宿雨千竿竹,高出层云百尺楼。

湖影远浮随棹月,柳塘斜系钓鱼舟。坐深暑退凡情爽,一片清光入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