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居

赠隐居朗读

《赠隐居》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绕屋垂垂柳,
当轩小小江。
买鱼寻晚钓,
浮蚁倒春缸。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描绘绕着屋子垂柳的景象,以及在屋前的一条小小江河,揭示了诗人隐居之地宁静、静谧的环境。

诗人用买鱼、钓鱼的活动来展现隐居者的生活,寻晚而钓,表明作者对于宁静、闲适的晚间时光的向往。浮蚁倒春缸一句,则通过对小昆虫倒映在春天充满生机的蓝色缸中的意象,强调了隐居者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对微小事物的感悟。

山近云侵坐,
月来梅印窗。
阴居谁似子,
不羡鹿门庞。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隐居者的居所。山近云侵坐,表明作者居住的地方靠近山脉,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月来梅印窗,则通过描绘窗户上被月光照亮的梅花印记,展现了作者对于冬季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阴居谁似子,不羡鹿门庞"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自得。阴居谁似子,意味着隐居的生活是作者内心深处真实的追求,与众不同。不羡鹿门庞,则表示作者不嫉妒那些拥有庞大宅院或者权势的人,而是心满意足地享受着隐居的安宁和简朴。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居者的生活方式,这首诗词展现了赵汝鐩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泊、恬静的境界,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

猜你喜欢

又传来、妙香笺纸,空床病为君起。始知锯了多时木,锯义元如木义。

水漏矣。却不道、如今水桶才通底。一圈儿地。怕归去灵山,问伊迦叶,也只笑而已。

()

愧非磊落青云士,快读缠绵白雪歌。遥想登楼吟眺处,乡心应较月明多。

()

鲸吞蚕蚀各纷争,未卜馀生见太平。石烂海枯真有日,生天成佛若为情。

()

识得沩山牯,林閒任自然。身毛亦将白,鼻孔也曾穿。

牧笛斜阳里,閒情野水边。一犁微雨足,不负祖翁田。

()

满架凉阴遮翠幄。松鼠行边,数点藤花落。一抹晚云垂树角。

赭霞微衬湘痕绿。

()

巉岩形势好跻攀,粉堞高楼一望间。自有天威临绝塞,不因地险恃雄关。

冲云涧雪悬千丈,扑马尘沙失万山。哀角悲笳听渐近,何堪落日照征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