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昙师

访昙师朗读

《访昙师》是宋代诗人赵汝鐩的作品。这首诗以清静幽雅的景象描绘了一次拜访禅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意:
道人隐居在云外,小径通向幽深的庵堂。老梅树愈发纤瘦,竹林自然修长。诗人拣取茶叶,陪伴着禅师一起煮茶。织线的手停下来,凝神静心。这样的场景如何言说呢?结束访问,下山归去,享受安宁的休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展示了禅修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其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道人隐居山间的庵堂、瘦弱的梅树和疏朗的竹林,展现了禅修环境的静谧和自然之美。诗人与禅师一同拣取茶叶煮茶,表达了与禅修者共同体验禅修生活的愿望和向往。诗中提到的"补线有停抽",暗示了诗人在与禅师对话时,心绪安定,集中注意力。最后两句"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拜访的总结和结束,意味着他将回归平凡世界,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安逸。

整首诗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禅修生活的清新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净化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清雅、含蓄的风格,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

猜你喜欢

昔君赠诗要我和,我诗不成久负诺。当时取酒宣南坊,君在翰林我归卧。

欲报木瓜终阙然,未暇草书诚懒惰。相别频年如避债,不谓一朝能见过。

()

蜀汉江陵千树橘,致富之术闻史公。我生江干贫彻骨,山中奴婢年年空。

林凋叶脱百果绝,甘腴爱此霜后红。成都市上竞堆积,青蚨飞去来筠笼。

()

遍野秋云打稻天,数家鸡犬夕阳边。老农老圃吾将倦,饭熟黄粱不肯眠。

()

鲈鱼乡远葡萄涨。全被青青钿朵障。镜澜双桨梦中划,钓影一丝风里飏。

红鳞六六难凭仗。不管愁人江北望。朝朝吹动卖饧箫,穿遍杏花疏雨巷。

()

鲁昭政不明,童心一言定。强臣久擅权,谗人暗启衅。

公族子家羁,忠正国之俊。明达审机谋,谠言罔见听。

()

不问滦津两度秋,滔滔依旧绕山陬。沙明两岸沿疏柳,桥隐双虹卧碧流。

轮向怒涛声上转,云如奔骑足间浮。阴晴万壑归延揽,遥指前途说旧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