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昙师。宋代。赵汝鐩。道人云外住,小径入庵幽。干老梅逾瘦,林疏竹自修。拣茶相伴煮。补线有停抽。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
《访昙师》是宋代诗人赵汝鐩的作品。这首诗以清静幽雅的景象描绘了一次拜访禅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意:
道人隐居在云外,小径通向幽深的庵堂。老梅树愈发纤瘦,竹林自然修长。诗人拣取茶叶,陪伴着禅师一起煮茶。织线的手停下来,凝神静心。这样的场景如何言说呢?结束访问,下山归去,享受安宁的休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展示了禅修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其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道人隐居山间的庵堂、瘦弱的梅树和疏朗的竹林,展现了禅修环境的静谧和自然之美。诗人与禅师一同拣取茶叶煮茶,表达了与禅修者共同体验禅修生活的愿望和向往。诗中提到的"补线有停抽",暗示了诗人在与禅师对话时,心绪安定,集中注意力。最后两句"此事如何说,下山归去休"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拜访的总结和结束,意味着他将回归平凡世界,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安逸。
整首诗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禅修生活的清新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净化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清雅、含蓄的风格,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追求。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送董侍御惟一按滇中。明代。欧大任。按部西南天地间,威棱久已伏诸蛮。沧江可渡曾通驿,铜柱犹存不置关。晴雪玉连华马国,秋风仗引碧鸡山。便宜封事应条上,羌筰行看六传还。
和洪蔗农广文即步元韵 其一。清代。朱煌。春酿好将嘉客招,樽前笑语仰高标。一番真味如醇酒,千顷洪波似早潮。清白家声光简册,渊源心术契箪瓢。广文岂是官常冷,头上冰衔凛一条。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五 金沙岭。元代。赵孟頫。攀萝缘石磴,步上金沙岭。露下色荧荧,月生光炯炯。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宋代。卫宗武。二阮当年总解诗,夷吾父子亦能棋。家庭粗有消閒乐,未似登山临水时。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唐代。刘长卿。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
王宝谟挽诗。宋代。魏了翁。昔我仕龟城,犹能友宁馨。记曾{左奭右斗}别酒,俄遽隔泉扃。顷刻成三世,凄凉隔九龄。魂兮谁与作,吾友许公铭。
堂后梅。宋代。王遂。阿母亲栽白玉堂,分明雪色变青黄。不须徙倚横枝看,留作江南第一香。
宿范浦。唐代。崔国辅。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村烟和海雾,舟火乱江星。路转定山绕,塘连范浦横。鸱夷近何去,空山临沧溟。
送辛吉甫常州觐省。唐代。陈羽。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新年送客我为客,惆怅门前黄柳丝。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宋代。释德洪。清绝新诗写硬黄,著签端为密收藏。自惊短拙知何限,爱子高才见未尝。
晨起有感。宋代。陆游。痛饮可以豪,谢病可以高,计之顾不审,老与世俗鏖。丈夫本自许,四十拥旌旄,上马不回顾,贼穴穷腥臊。渭桥耻未雪,孰谓弓可櫜?此志竟悠悠,徂岁行滔滔。一官客长安,烛下束弊袍,岂惟叹龙锺,行恐悲焄蒿。吾曹议古人,後亦观吾曹;浮云易变灭,公议终坚牢。
次韵过散花洲。明代。管讷。赤壁军回处,曾于此散花。跳鱼惊过橹,落鸟立行槎。山远云连树,江清水见沙。风帆今日便,应送早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