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

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朗读

《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物有贱而贵,劝公收桦皮。
自能全烈火,何用爇香脂。
山径狂风夜,茅檐密雪时。
金连猝难买,唯此颇相宜。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山中景色,表达了一种从简朴中寻求真正价值的思想情感。作者以物喻人,通过山中的桦皮、烈火、香脂等形象,传达了一种物质上的贵贱与精神追求的对比。诗人劝告知郡公爵,应当珍惜桦皮这种廉价的物品,因为它可以燃烧成熊熊烈火,而不必使用昂贵的香脂。在山径上,当夜晚狂风呼啸、茅檐下雪密纷飞之时,诗人认为金钱是无法买到这种美景的,只有这些简单而自然的景物才能真正与之相得益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思考。首句“物有贱而贵,劝公收桦皮”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题,表达了一种价值观的转变。在诗人的眼中,贵重的香脂并不一定比廉价的桦皮更有价值,而烈火所需要的正是桦皮这种廉价的材料。这种对物质和精神价值的重新思考,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自能全烈火,何用爇香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烈火不仅能够由廉价的桦皮燃烧而成,而且能够提供光明和温暖,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昂贵的香脂。这种对于简单、自然的追求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

最后两句“山径狂风夜,茅檐密雪时。金连猝难买,唯此颇相宜”通过描绘山路上的狂风和茅檐下的密雪,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简朴生活的意境。诗人认为金钱是无法买到这种美景的,只有这些简单而自然的景物才是真正与之相宜的。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质朴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推崇。通过对物质贵贱与精神价值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追求真正价值的思想情感,使读者在欣赏山中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

猜你喜欢

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此情持问欢。

阑干角,蛛丝络。谁解护花铃索。乘宿醉,看梳头。年时还记不。

()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付春风、短梦零星。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

春意太憨生。春愁唤不醒。负华年、谁更怜卿。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

春暮饶佳景,闲行踏碧苔。落花浮水面,戏蝶舞墙隈。

春拂兰丛暖,阴移竹影回。流光将入夏,更有牡丹开。

()

一树寒花冒雪开,幽香寂寂映妆台。女官争簇传呼近,知是鸾宫选侍来。

()

寂寞重门里,徘徊小院中。一朝歌《子夜》,三月老春风。

梦为愁多乱,诗因思苦工。鹃知无限恨,花自不胜红。

()

疾风寒雨过清明。迁客若为情。哀时再写江南赋,怕文章、老更无成。

柳线牵愁曼舞,桐花破冻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