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朗读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湍严子滩,
江水清澈而急流湍急,
河滩险峻而峭壁严峻。

僻坞任公寺。
这里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坐落着一座名为“任公寺”的寺庙。

荒凉茅屋居,
这里的居所是简陋而荒凉的茅屋。

蹇浅石田莳。
农田土质贫瘠,岩石层出不穷,
勉强耕种的农人只能种植浅浅的庄稼。

危踪璧偶完,
这里的环境险峻而难以到达,
但是一旦到达,就会发现美景如玉璧般完美。

暮景驾已税。
夕阳西下,景色已经被岁月的消磨所打磨。

閒门幸常关,
寂静的门户常常紧闭,
没有外界的干扰和纷扰。

奥帙尚多味。
这里的内室充满了深意和内涵,
拥有丰富的味道和意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地方,居住着一个清贫的人。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清静宁谧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远离。诗中的清湍严子滩、僻坞任公寺、荒凉茅屋居等景象,给人一种质朴淳朴的感受,寄托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诗句中的危踪璧偶完、暮景驾已税,揭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点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遗憾的消逝。最后的閒门幸常关、奥帙尚多味,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内心世界的珍视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质朴而静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繁华世界的超脱。这种对自然与人性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自由的理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笳鼓声销战气收,金山无恙出中流。江光自上南朝寺,春色遥连北固楼。

飞鸟回翔来去客,浮云变灭古今愁。旧人不识岩前路,载酒聊从步屟游。

()

春将暮。绿阴一树丝丝雨。丝丝雨。海棠花放,十分娇素。

仙仙似惹凌波步。娟娟又怕东风妒。东风妒。满枝冰雪,淡烟轻雾。

()

纸光墨彩,神韵如生,当日亲写。慢展遗篇,尚有暗香未化。

重见古精神,恍疑是、瑶池摘下。洗铅华扫尽俗态,淡妆别样娴雅。

()

身世原为客,何必叹离居。脚跟不用线系,天地本吾庐。

梦觉池塘芳草,酒醒晓风杨柳。纵缆采明珠。五六十本菊,三四千卷书。

()

好寒天。正孤山冻合,谁唤觉、梅花梦,瘦影重传。自簇桃笙兽炭,偎金斗、微熨芳笺。

更未解鸾胶,绛唇呵展,才融雀瓦,酥手亲研。士木形骸,争消受、丹青供养,况承他、十分著意周旋。

()

荏苒四五日,乃至攀髯时。夙兴正衣冠,稽首向园墀。

诗人岸狱中,不忘恭敬辞。所秉独周礼,颠沛犹在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