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荣安中道中见梅

和荣安中道中见梅朗读

《和荣安中道中见梅》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遇到梅花时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来了,客居他乡的我无法摆脱新的忧愁,已经破败的容颜抹上粉妆。笑着折下盛开的花枝,花枝上带着雪花,想象着花枝像青涩的少年脸上涌动着新鲜的水滋润着。真正的香气还不能让兰花作为佩饰,但仙人的气质完全可以用白色细布做成头巾。不要怪罪上天,因为它特别青睐这些迷人的风韵,使之超越一切。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中的一幅梅花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身处他乡,面对新的忧愁,他通过观赏梅花来寻求心灵的安慰和启示。诗中的梅花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诗人思考和表达情感的媒介。诗人通过比较梅花与人的形象和特质,展示了对生命和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赏析:
《和荣安中道中见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比喻,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纯洁,它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开放,给人以希望和勇气。诗人通过折下带雪的梅枝,展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他想象梅枝上的雪花为青涩的少年脸颊带来清新的水滋润,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渴望。诗人同时表达了对真正香气和仙质的追求,将兰花和白色细布作为比喻,强调了内在美和品质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比喻,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热爱,并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它以简洁自然的语言,带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引发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

猜你喜欢

恼人最是西风,断肠听尽归鸿。谁把胭脂画工。者般调弄,染成芳草娇红。

()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

耕田凿井自艰辛,缓急何曾叩比邻。构屋斲轮还结网,百工俱备一人身。

()

织绢当织长,挽花要挽双。绪繁劳玉腕,梭冷烬银缸。

新样胜吴绫,斜文赛蜀锦。成匹落谁家,讵忍栽衾枕!

()

玉殿班齐捧御筵,千官歌祝算绵延。筹添甲子逢初度,椿纪干支庆永年。

远贡越裳重九译,来朝绛节会群仙。更张内宴帘高卷,叠奏云韶响彻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