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友人寄牡丹

次韵友人寄牡丹朗读

《次韵友人寄牡丹》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居住的地方不认识春天,
春天来到时才能听到鸟语。
谁知道有芳花丛,
却远在幽僻的人家。
千朵牡丹花笼罩在雾縠中,
万朵花朵如罗烟缕。
盛开的花朵笑迎白日,
半凋谢的花朵哭红雨。
余下的花朵自称为臣妾,
天公费尽心思造化。
赏玩花朵也许会感到厌倦,
分开之后或许才会相许。
花朵秾姿突然出现在眼前,
微馥的芳香惊动透过门户。
初次观赏只觉得花朵妖娆,
细细观看更觉得花朵媚而迷人。
还想着如何将花朵压在枝头,
却难以做到这样的境界。
何时能够与花朵共饮,
不再忧虑内心的烦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花朵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示了作者对花朵的观察和感受,以及诗人对花朵美丽和生命的思考。

诗人开始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不识春天,暗示着他对春天的渴望和追求。当春天到来时,他才能听到鸟语,体验到春天的气息。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亲身感受到芳花丛的美丽,因为花朵远在幽深僻静的地方,与他相隔甚远。

接着,诗人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盛开的牡丹花,宛如千朵花朵笼罩在雾縠中,万朵花朵如罗烟缕。花朵在春天的阳光下盛开,笑迎白日,但也有一部分花朵已经凋谢,哭泣红雨。这种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幻,并暗示了生命的有限和脆弱。

诗人将余下的花朵比喻为臣妾,表示它们是天公费尽心思造就的美丽存在。然而,赏玩花朵可能会感到厌倦,只有分开之后,或许才能真正欣赏到花朵的美丽和价值,这也暗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珍惜。

诗人在细致观察花朵时,发现花朵的秾姿突然出现在眼前,微馥的芳香惊动透过门户,给人以美的感受。初次观赏时,花朵妖娆而引人注目,但仔细观察后,更能体会到花朵的媚而迷人之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花朵的向往和希望,希望能够与花朵共饮,不再忧虑内心的烦恼。这种渴望与花朵的美丽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花朵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短暂和美的变幻。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感性的情感,将花朵的美丽与人生的思考相融合,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意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花朵的妩媚和生命的脆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

猜你喜欢

昼阴阴。待题筝昵酒,华发谢冠簪。歌管东风,星霜别梦,前事都付销沉。

黛眉浅、厌厌睡损,又唤起、帘外怨春禽。杏子单衫,梨花双靥,愁到而今。

()

春去也,点点舞杨花。落溷沾茵无定准,任教风送到天涯。

惆怅送年华。

()

潇潇风雨闭柴门,只有秋荷池上喧。薄暮溪童双白足,取鱼踏水到篱根。

()

双飞去未能,月浸衣裳湿。秋焉静念之,劳生几时歇。

劳者本庸流,事事乏定识。朴愚伤于家,放诞忌于国。

()

昨朝相见,浑如不见,鹦鹉催妆无力。香消茶熟等多时,才镜槛、回廊一瞥。

今朝不见,胜如重见,庭院暮寒时节。城闉灯火促归舟,露帘里、惨红裙褶。

()

绮窗罢抚紫琼琴,香烬金炉鹤梦沉。多事草偏名醒醉,可人花解结同心。

风翻曲沼千层碧,云过重檐一霎阴。栏外有情双蛱蝶,翩翩飞入海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