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

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朗读

《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是宋代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游览华严寺时的景色和与其他文人的交流,充满了禅意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灵山胜致古今同,
下种开花一线通。
岘首道安酬凿齿,
江西马祖对庞翁。
圆珠迥耀千渊黑,
滴乳微倾六斛空。
我有宿缘香火念,
閒来相与论幡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严寺为背景,将古今的美景融入其中,表达了作者与自然、与历史相通的感悟。

首句"灵山胜致古今同"意味着华严寺的胜景在古今中一直保持着同样的魅力,展示了山景的永恒之美。

接着的"下种开花一线通"描绘了一条细线,象征着思想或者心灵的通达,通过种下这颗种子,这线索,开花结果,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领悟和体验。

"岘首道安酬凿齿"暗示了作者的朋友刘君俞与道士岘首有一次对话,以及岘首对刘君俞的回应。这里凿齿是指深入交流,借用凿齿比喻交流思想,传递心灵的启迪。

"江西马祖对庞翁"则表达了作者与马祖和庞翁的对话。马祖是唐代著名的禅宗祖师之一,庞翁则是一位文人。这里通过与这两位知名人物的对话,暗示作者在思想上的追寻和探索。

"圆珠迥耀千渊黑,滴乳微倾六斛空"这两句诗用珠宝和乳汁的形象描绘了华严寺中的宝物和奇迹。圆珠闪耀着黑暗的深渊,滴乳微倾却能充满六斛的空间,寓意着华严寺的神奇和无穷。

最后两句"我有宿缘香火念,閒来相与论幡风"表达了作者与华严寺有着宿缘,心怀对佛教的虔诚。在闲暇时,与其他文人一起讨论幡风的话题,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和文化的热爱。

整首诗词展现了李复对华严寺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与其他文人的对话,诗词传达了作者的禅意和思考,凸显了禅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水净风疏,照碧天倒影,花间无暑。清露洗红妆,爱金蕊交错。

同心并头两朵,洛浦凌波笑相与。结成伴侣,惜双双、占断风流娇妩。

()

田家本村朴,意颇好文人。目不晓《诗》《书》,识字为可尊。

衣食苟有余,即思教子孙。敢望列科第,使足记姓名。

()

河槽筹国计,疏导恤民生。俯允廷臣请,亲劳圣主行。

未能随法驾,何以效愚情。定省无由达,中宵愧悚并。

()

扈跸阅长河,微风起碧波。牙樯连百里,珠旆转层坡。

拂几调琴韵,临窗听棹歌。时清多乐事,万汇总春和。

()

胜境邀仙侣,飞軿访上真。瑶华拂星佩,沆瀣湿云巾。

饵玉颜含彩,怀丹气自春。长生探秘诀,守寂炼形神。

()

平原极目四围宽,篱栅村村夕照寒。童牧烧残荒草黑,斧樵声入野云乾。

濯缨亭畔遗碑在,万柳塘前落叶残。欲吊旧游人迹杳,断冰流水咽危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