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真党内禅师赞

雪峰真党内禅师赞朗读

《雪峰真党内禅师赞》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境界和内在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出岭超方,九上三到。
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诵过水偈,闻色空义。
搅炒肝肠,睡不成睡。
棒头领旨,句下明宗。
夜半鳌山,如鹤抛笼。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
千五百人,中伤者几。
三毬并辊,大用全提。
石火莫及,电光罔追。
大地撮来,如粟米粒。
今昔行人,看之不出。
望州乌石,日炙风吹,
万福曾郎,眼戴双眉。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而含蓄,表现了禅宗境界和禅修的内在体验。

首先,诗中提到了"出岭超方,九上三到",这是在描述禅修者超越尘世的境界,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超然自在的境地。

接着,诗中提到了"诵过水偈,闻色空义",这是指在禅修中通过诵念佛号和领悟事物的本质来体验禅意和舍离世俗之意。

诗中还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搅炒肝肠,睡不成睡",表达了修行者在内心的冲突中难以得到平静和安宁。

诗中出现的"棒头领旨,句下明宗",是指禅宗中使用棒击打弟子以触发悟悦的方式,以及通过言传身教来传承禅宗的真谛。

"夜半鳌山,如鹤抛笼"描绘了修行者在禅修中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如同自由的鹤飞翔。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领悟,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千五百人,中伤者几",表达了禅修者众多,但真正能够领悟禅宗真谛的人寥寥无几。

最后几句"今昔行人,看之不出。望州乌石,日炙风吹,万福曾郎,眼戴双眉",以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修行者对于禅宗境界的感悟,通过冥想和修行,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解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禅宗的修行意境和内在体验的描绘,表达了禅修者在超越尘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境界和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禅意和哲理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朗读
()

猜你喜欢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
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

亵息枌榆会正欢,分携忽又自江干。漫言老马能知路,却笑征鸿且避寒。

别泪青衫谁更湿,离亭绿酒重相欢。风尘逐逐辕南北,何似烟波理钓竿。

()

昔年湖上客,留访雪山翁。王氏船犹在,萧家寺已空。

月高花有露,烟合水无风。处处多遗韵,何曾入剡中。

()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着一生贫。
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

古今深忌忿为兵,及霤师臣要力争。白帝败归思孝直,端知难抗魏元成。

()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

徙倚高台望八方,白云秋色共苍茫。翠拖巁嶂青空出,日入横江白练长。

文章不尽世间事,天地能容我辈狂。浮白呼庐君莫问,酒船还与棹相将。

()

之江东去暮云深,到此清流惬素襟。叶叶轻帆随岸转,亭亭落日傍山沈。

滩声呜咽流归梦,鸟语绵蛮和醉吟。今夜月明来故国,可堪胜景负登临。

()

一夜东风雨意阑,朝来馀气作轻寒。山灵招我登峰顶,欲赠云英作晓餐。

()

微雨。微雨。小庭乍消残暑。扁舟去采芙蕖。收得荷盘露珠。珠露。

珠露。滴入莲心便苦。

()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

宿雨新晴天色好。秾李夭桃,一霎都开了。燕子归来深院悄。柳绵铺迳无人扫。
咫尺莺花还又老。绿入闲阶,只有青青草。参揣前期谁可表。此情不语知多少。

()

宋地鹢飞初,湘川燕起馀。扫坛聊动竹,吹薤欲成书。

苍梧洞犹在,合浦树应疏。阳乌一转翅,千里定非虚。

()

雁足镫一形模奇,槃径三寸高倍之。厥底暨侧镌文辞,曰汉建昭三年遗。

省中考工工辅为,右丞宫令职所治。啬夫护建咸其司,博福光相名次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