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首

偈十首朗读

《偈十首》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觉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十首

衲僧巴鼻,圆明绝颣。
直须推倒,却要扶起。
玉马饮乾明月泉,
泥牛耕破玻璃地。
披毛戴角异中来,
天上人间能几几。

译文:

衲袍僧人的鼻子高耸,
圆满明亮,毫无瑕疵。
直接推倒却又要扶起,
玉马在干燥的明月泉中饮水,
泥牛耕作破碎的玻璃地。
披着毛皮,戴着角,与众不同而来,
人间与天上又有多少相似之处。

诗意与赏析:

这组诗词以寥寥几句勾勒出了一幅富有哲理和禅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精深思考。

首先,作者用"衲僧巴鼻,圆明绝颣"描绘了一个高鼻子的僧人形象。"衲僧"指的是穿着衲衣的僧人,"巴鼻"意味着鼻子高挺。"圆明绝颣"则表达了鼻子的完美和无可挑剔。这里的形象描写可能是对于完美的追求和境界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直须推倒,却要扶起"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无论遭遇多少挫折和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并重新站起来。这是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鼓励和提醒,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

接着,诗中出现了玉马和明月泉、泥牛和玻璃地的对比。玉马是高贵的象征,而明月泉是一种纯净的资源,暗示着人们追求美好和纯洁的心态。然而,泥牛耕破玻璃地则呈现了一种不协调和破碎感,可能象征着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对比表达了人生中理想与现实、完美与破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两句"披毛戴角异中来,天上人间能几几"则呈现了一种超越常规和不拘一格的态度。披毛戴角的形象象征着与众不同、独特的存在。"天上人间能几几"则是对人生境界的反问,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诗人或许想表达的是,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独立思考、追求卓越,不受限于凡俗的束缚。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以对比和意象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觉悟。它呼唤人们在困境中坚持,追求纯洁和完美,同时鼓励人们保持独立思考和超越常规的态度。这些思想和哲理都蕴含在作者的精妙词句中,使这组诗词成为一幅引人深思的禅意画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古寺双桥外,清渠五柳前。开门赏疏豁,卜地得幽偏。

墟里通渔市,人家隔水田。夕阳间倚仗,林壑倍苍然。

()

凭高有客沾襟,苍茫胜迹空延伫。榕阴不断,鹧鸪飞上,越王台树。

香浦鱼沉,珠江雁杳,花田无主。算由来闲气,英雄粉黛,一般到,销魂处。

()

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

分明故址。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

侬家住在江洲,两桨如飞自繇。金兵一到北岸,踏车金山三周。

()

香满吟笺酒满卮,枫桥宾客夜灯时。故家池馆今何许,红蕙花开空染枝。

()

昨朝相见,浑如不见,鹦鹉催妆无力。香消茶熟等多时,才镜槛、回廊一瞥。

今朝不见,胜如重见,庭院暮寒时节。城闉灯火促归舟,露帘里、惨红裙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