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山庵梅花

赋山庵梅花朗读

《赋山庵梅花》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山庵的梅花,瘦小如水石,却孕育着广阔的情感。寒冷的月光照耀下,梅花犹如残雪横卧在枝头。光芒穿透霜髯,争相映照着梅花的玉面。是谁在夜晚吹奏笛子,故意营造出一种令人心碎的声音。

诗意:
《赋山庵梅花》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刻感悟。梅花虽然看似瘦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诗中以精细入微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冬日中孤寂、坚强和美丽的梅花形象。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精致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形象,通过对梅花的瘦小、寒冷环境和光芒的映照等细节的描写,展示出梅花的坚强、清雅和高洁之美。诗词中的水石、乾坤、寒豀、残雪等形象都是通过对梅花的比喻来突出表现梅花的特点和意义。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托了人们对于坚强、清雅和美丽的追求。梅花在严寒的冬季开放,犹如坚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在寒冷的月光下,梅花散发出独特的光芒,犹如珍宝般的玉面,给人以清雅秀丽之感。

诗的最后两句"何人夜吹笛,故作断肠声",通过对夜晚吹笛声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意境。这里的笛声不仅是一种声音,更是对于美和情感的一种表达。作者将笛声与梅花的形象相结合,使整首诗更加凄美动人。

《赋山庵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坚韧、美丽和清雅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以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是一首表现美和意境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朗读
()

猜你喜欢

城南十里尽沙山,中有天泉月一湾。见说渥洼神马异,几回游兴未能删。

()

百里非远涉,忽嗟行路难。蓬窗半夜冻,积雪摧樯竿。

念子拥衾坐,知余抚枕叹。吴中文翰侣,公宴方极欢。

()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噋。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

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毗陵。

()

厌朝朝、轻衫细马,鞭丝帽影尘土。匆匆不料逢吴客,一笑浑忘羁旅。

深院宇。正满径吹香、半树桃含雨。红牙未度。见蛾约修眉,螺盘小髻,错认是番女。

()

伏波南下五溪深,破浪楼船达桂林。烽火连营铸铜鼓,雨中滴出汉时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