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旨

琴旨朗读

《琴旨》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琴的热爱和对琴音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露洗丛菊。
清晨的露水洗净了花丛中的菊花。

长宇流哀鸿。
长空中传来凄凉的鸿鹄之声。

瞽月入九地,
盲目的月亮升入九重天,

哑木号太空。
沉默的乐器奏响在广阔的太空中。

老翁中夜起,
夜间,一位年老的人起身,

清坐寻丝桐。
静静地坐着,寻找丝弦和桐木(指古琴)。

两片乾死木,
两块干枯的木头,

和合藏深衷。
它们相互合而为一,蕴藏着深深的内涵。

七弦说妙义,
七根琴弦诉说着奥妙的道理,

十指扬春风。
十个手指弹奏出春风般的音乐。

自古知音者,
自古以来懂得欣赏音乐的人,

舜文周孔公。
像舜、文王、周公一样。

四圣洗忧患,
四位圣人洗刷忧伤和痛苦,

琴与易道通。
琴音与易经的道理相通。

舜处嚚傲厄,
舜经历了艰难和困厄,

文居君臣穷。
文王身处在君主和臣子的困境中。

二叔流谗言,
文王的弟弟受到谗言的困扰,

陈蔡靡所容。
陈、蔡等地也不容许文王。

物外有变逆,
世间的事物常常变幻莫测,

圣道当正中。
而圣人的道理应当正中不偏。

感此悟琴旨,
因此感悟了琴的真谛,

瞭然古人胸。
洞察了古人的胸怀。

置琴且勿弹,
暂时搁置琴弦,不要弹奏,

待我读易终。
等待我读完《易经》。

这首诗词通过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琴音,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启迪,认为音乐与道理相通,能使人洗去忧伤和痛苦,引领人们走向正道。通过对古人的故事的描写,作者呼唤着知音的存在,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共鸣。最后,作者选择搁置琴弦,读完《易经》,意味着他希望通过对古代智慧的研读,更深刻地理解琴的真谛。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琴音和古人的故事,传达了作者对音乐和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它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净化和启示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追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朗读
()

猜你喜欢

余生秉微尚,块独甘云栖。幽涂盛荆棘,兰蕙何离披。

鸱鸮相叫啸,猿狖复鸣悲。真如既不变,万有徒纷驰。

()

春去也,点点舞杨花。落溷沾茵无定准,任教风送到天涯。

惆怅送年华。

()

西窗月。邀人瘦影成三绝。成三绝。清愁虚冷,都无话说。

金钗划损阑干漆。炉烟袅篆屏山寂。屏山寂。侍儿促睡,单衾寒怯。

()

今年又被放,何以拜松楸。野服紫岚气,墓门青涧流。

云礽皆祖德,笔砚是先畴。三复漆雕语,闲云掩素秋。

()

九老须眉古,看余亦杖乡。招邀锦树里,图画碧山堂。

茶梦归书卷,松声冷石床。遥遥望千载,秋兴白云长。

()

冷风送馀善,闲雨纷微微。万物各有托,一觞聊可挥。

安知物为贵,但使愿无违。舆濯息檐下,固穷夙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