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

芙蕖朗读

《芙蕖》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以下是《芙蕖》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芙蕖开放不沾染尘土,世间的纷扰与名利又有何妨。一生中,风光与孤寂并存,四季的荣辱都随波逝去。我自知本性如冰雪一般纯洁,人们称颂着我的美丽婀娜。清晨的阳光洒满十里香风,我为你荡桨,唤起吴歌的欢乐。

这首诗通过描绘芙蕖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芙蕖作为一种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却不受其所染,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诗人以芙蕖为比喻,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干扰的心态。

诗中提到了名利和荣辱,表明诗人对这些尘世的追逐并不在意,他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诗人将自己的境遇与芙蕖相对照,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态度和对生命的超然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享受生活的心情。晨光洒满大地,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诗人在此情境下划船,唤起了吴歌的欢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芙蕖的形象,诗人赋予了诗意以更深层的内涵,使诗歌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

猜你喜欢

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

()

十二雕栏倚碧城,好拈彩管理芳情。枇杷门巷银镫影,杨柳亭台玉笛声。

昨夜星辰何黯淡,当年云雨不分明。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

()

巉岩形势好跻攀,粉堞高楼一望间。自有天威临绝塞,不因地险恃雄关。

冲云涧雪悬千丈,扑马尘沙失万山。哀角悲笳听渐近,何堪落日照征颜。

()

棠荫淇源故老知,王公路柳系人思。而今绣斧清霜肃,正是绳徽式谷时。

()

经旬磴道窘跻攀,雨雨风风未暂闲。一径遥连鱼腹国,群峰环赴虎牙关。

承平戍卒投戈戟,丰稔村姑高髻鬟。偶向荆门回首望,不知身入万重山。

()

鸟外窥烟树,微茫碛路斜。地寒宜种黍,坡暖好栽瓜。

比户裁驼褐,居人置兔罝。谁将淳朴意,传写入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