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江亭

潇江亭朗读

《潇江亭》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描绘了潇江亭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潇江亭背依古塔面层峰,
曲曲阑干峻倚空。
万屋参差江色外,
片帆出没树阴中。
五更钟鼓半山月,
两岸渔樵一笛风。
极目子陵台下路,
滔滔惟有水流东。

诗意:
《潇江亭》描绘了潇江亭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中通过描写古塔、层峰、阑干、江色、片帆等元素,展现了潇江亭的美景。诗人通过描绘亭子所背依的古塔和层峰,以及弯曲的阑干峻峭地倚靠在空中,表达了这里的山水之美。江色和片帆的描绘则突出了江水的广阔和生动,树阴中船只的出没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诗中还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五更的钟声和鼓声,山上半圆的明月,以及江岸上渔樵人的一曲笛音,展示了宁静的夜晚和自然界的和谐。最后两句描述了从子陵台向东望去的景象,滔滔不绝的江水向东流去,显示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赏析:
《潇江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潇江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给人以清新、宁静、壮丽的感受。诗人通过运用具体的描写手法,如古塔、层峰、江色、片帆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江水的流动、山峦的峻峭和夜晚的宁静。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合,给人以身心愉悦和静谧的感受。整首诗篇章流畅,意象丰富,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生命和时间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朗读
()

猜你喜欢

入世五十年,中心车轮转。夜梦昼所思,晨兴苦讹舛。

至此一屏除,松风泠然善。稚子学烹茶,庭鸟忽惊散。

()

绵邈球阳路,奇观海外游。岛明迎日出,浪远拍天浮。

人是来壶峤,楂同泛斗牛。纶音宣鬯处,感戴遍荒陬。

()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

风云材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

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视之光。

美人沈沈,山川满心。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美人沈沈,山川满心。

()

随缘披剃礼空王,顽壳犹能自主张。我祇爱尝蔬笋味,人偏疑恋蕨薇香。

向生游岳从凭吊,杜老忧时念拜扬。隐显胥关天位置,世间何事苦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