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指檐头雪为诗材二首

诚斋指檐头雪为诗材二首朗读

《诚斋指檐头雪为诗材二首》是宋代袁说友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诚斋指檐头雪为诗材二首
真诚的斋房指向屋檐上的雪,成为两首诗的题材

使旌猎猎昼连宵,
旗帜在白昼飘扬,风声连绵整夜,
剩说吟边涌思飘。
剩下的话语吟唱在边境,思绪如同飘雪。

晓枕已哦千树雪,
黎明时枕头上已有千树之多的雪花,
夜船更踏一溪瑶。
夜晚的船只踩踏着水中的冰雪。

谁将春霰天然巧,
谁能将春天的雪花制作得如此巧妙,
来伴寒梅别样标。
与寒梅一同成为独特的标志。

赢得袁家僵卧者,
这赢得了袁家中僵卧者的赞许,
开门今为好诗撩。
现在敞开门户,为了这首美好的诗歌而欢呼。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作者以雪花为题材,借以抒发自己对春天、寒梅和文学艺术的思考和感悟。诗中展现了雪花的美丽与纯洁,以及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追求。同时,通过描述袁家中僵卧者对这首诗的赞赏,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打动人心、留下深刻印象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以雪花作为诗歌表达的核心元素。作者通过对雪花的描写,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出细腻而含蓄的诗意。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描绘昼夜不停的旗帜飘扬和吟唱在边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在思考和创作诗歌时所涌现的灵感和情感。整首诗以雪花为线索,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展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又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渴望。通过袁家中僵卧者对这首诗的赞赏,使整首诗获得了一种肯定和认可的意义,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自豪。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雪花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启示读者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寒玉贴波瘦蛟起,匣里芙蓉化秋水。团团桂树明光宫,中有一人号真子。

手理冰弦弹紫皇,十指拂拂飞青霜。琅玕䆗窱山骨立,铜盘露滴天苍凉。

()

萧瑟昌平路,行来十九年。清霜封殿瓦,野火逼山阡。

镐邑风流尽,邙陵岁月迁。空堂论往事,犹有旧中涓。

()

正气留天地,英风飒飒来。梅花三百树,齐傍墓门关。

困厄悲时命,艰难失将才。凌虚发长喟,岭上鹤声哀。

()

排整旧乾坤。剪翠雕红色一新。杏子开花桃子笑,轻盈。

芳意撩人镇掩门。

()

处处池塘欲近山,家家罾罟绝跻攀。明知钝质难如马,未必高鸣便为官。

两部依人闲鼓吹,一编如我共愚顽。桂华会有同吟侣,好入瑶天玉池间。

()

依然怒马出长安,一领青衫泪未乾。漫说凤池添姓字,惊闻鳄海起波澜。

请缨枉被嗤风汉,筹国原知有达官。祇恨北来消息恶,严关烽火逼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