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诚斋二首

送诚斋二首朗读

《送诚斋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译文:
谁作朝阳一凤鸣,
公朝今复叹斯人。
抗章宁夺三军帅,
去国尤轻一叶身。
政以青蒲姑夕驻,
更闻白简为前陈。
只今小试回天力,
它日擎天看柱臣。

诗意:
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被送者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诗人称赞被送者为朝阳一凤,意指被送者有着出众的才能和品德,能够在朝廷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引人注目。被送者在朝廷中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今他却感叹自己的才华和功绩被轻视,离开了国家,身负轻重,像一片飘落的叶子。

诗词以政治和官员的角度,讨论了才能和功绩在朝廷中的价值。被送者的才华和功绩被忽视,诗人希望被送者能够在他的新环境中继续展示他的能力。诗人表达了对被送者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支持国家的重要人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被送者的赞美和期望。诗人使用了朝阳一凤的比喻,形容被送者才华出众,能够在朝廷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表现出他对被送者的敬佩之情。诗词中的对比手法很巧妙,通过将被送者的才华和功绩与他离开国家后的遭遇相对照,强调了被送者的价值和被忽视的悲哀。

诗词的后半部分呈现了对被送者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他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光发热,成为支持国家的重要人物。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才能和功绩被低估的现实情况。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被送者的赞美和期望,展示了宋代社会中对才能和功绩的重视与忽视的矛盾。它以简练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被送者的深切关注和祝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危楼百尺临江渚,多少游人去不回。今日扁舟谁更上,洞庭波送一僧来。

()

早归来,三径里。衣白风流,欲傲君王紫。标格不容轻位置。

根叶生香,君与莲花耳。

()

栏干斜倚。碧琉璃样轻花缀。惨绿模糊。瑟瑟凉痕欲晕初。

秋期此度。秋星淡到无寻处。宿露休搓。恐是天孙别泪多。

()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

持竿傲楚使,长啸将何之。人生各有志,与世无心期。

卓哉顾夫子,隐耕东皋菑。卷书挂牛角,冲烟出茅茨。

()

农事惟邦本,先民履亩东。翠华临广陌,彩轭驾春风。

礼备明神格,年期率土丰。劝耕时廑虑,敢为惜劳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