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朗读

《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时节去年寒食,杏花初绽新艳姿。我提着拐杖,依然走过北邻的墓地。酒已经醇润,正想给来自中央的贵宾斟满,而红花却哭泣着来到泉边的人。

白杨树只种了看作柱子的,蒲柳虽然依然存活,却已经长满了尘土。更有许多伤心的事,无法言说,只能在空山中一次次离别,却又在六个回春之后再次相逢。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的思考和感慨。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诗词中的寒食指的是清明前的一个节气,而杏花则是清明时节的代表花卉。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去年清明时的情景,他提着拐杖,走过北邻的墓地,感叹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描绘了一种对逝去的岁月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了酒和花,酒意味着宴会和欢乐,而花则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和悼念之情。红花哭泣着来到泉边的人,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诗词中的白杨和蒲柳象征了岁月的变迁和事物的消亡。白杨树只被种植成了看作柱子的形状,蒲柳虽然依然生存,但已被尘土所覆盖。这种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事物消失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离别和重逢为主题,通过描述清明时的景象和情感,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离世和岁月流逝的思念之情。作者以自然景物和节日习俗为线索,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展示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不耐坐残更。常祝华胥梦莫醒。却怪晓风吹薄幕,窗棂。

为乘清光补未曾。

()

十三塔级最初乘,老去风怀试一凭。百万虫沙销浩劫,九天鸾鹤拥高层。

蓬莱东海思员峤,松柏西山感孝陵。可有高岑诗句在,逢场作剧我犹能。

()

杨枝。柳枝。捲几阵,酸风碎。笼鞭才过玉河堤。扑马西山翠。

如此凉时。尊酒堪携。奈匆匆话别离。蝉嘶。雁嘶。留不住,红鸯队。

()

舴艋漂摇随处家,一篙绿水度年华。风罾逐浪蘋溪远,雨网冲烟柳渚斜。

在在耽闲盟白鹭,朝朝买醉馔红虾。团圞儿女欢篷底,岂羡浮名举世夸。

()

问澄清何日,驰骋中原,已著先鞭。击碎江流楫,把一腔幽愤,洒上蛮笺。

几番海客归去,依旧念家山。算跃马狂歌,钓鳌豪举,无限悲欢。

()

雨雪阴晴我与俱,三年宴寝此西湖。云天息息心头景,欲写相思一字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