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寺应制(一作刘宪诗)

三会寺应制(一作刘宪诗)朗读

这首诗词《三会寺应制(一作刘宪诗)》是唐代萧至忠创作的。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
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
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
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三会寺的景象。岧峣是山峰的意思,仓史台是古代历史记录的地方,敞朗绀园则是庄严而美丽的寺院。诗中提到寺内的警钟在清晨敲响,象征着晨钟暮鼓,寺庙在早晚的时刻都象征着宗教的庄重。接着描述了乘坐丝绸之路上的盛况,华丽的旗帜高高挂起,乐声飘荡在空中,表达了一种祥和和喜悦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寺庙景象开篇,通过描述寺庙的壮观、庄严的景象,展现了寺庙作为信仰场所的庄重和祥和。接下来,描写了盛况空前的丝绸之路,用豪华盛况描绘了这里的繁华景象。诗词通过寺庙与盛况的对比,展示出寺庙作为一种信仰的存在与东方繁华市场的并存,表达了人们对信仰与物质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运用了辞藻华丽的语言,描绘出美丽的景象和豪华的场景,展现出壮丽的氛围。同时,通过寺庙与盛况的对比,深化了诗意的内涵,表达了对信仰和繁荣的向往。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字句精练,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变后,萧至忠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刑部尚书、中书令,封酂国公。开元元年(713年),萧至忠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结果事情泄露。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萧至忠伏诛。...

萧至忠朗读
()

猜你喜欢

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

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

()

十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

()

栏干斜倚。碧琉璃样轻花缀。惨绿模糊。瑟瑟凉痕欲晕初。

秋期此度。秋星淡到无寻处。宿露休搓。恐是天孙别泪多。

()

勋名尽室少齐肩,翻为椒房受祸偏。万乘不能求一女,当年最有日磾贤。

()

无感何惊秋,入定不知暑。大仆慕羲农,矫隘薄巢许。

利敛漫逐蝇,顽石天可补。溱涉挑狂童,洛游动交甫。

()

江南路。正绿遍、万树垂杨缕。愔愔嚼蕊吹花,清绝蘼芜庭宇。

单衣伫立,问秀靥、孤颦隔何许。羡才人、老去填词,生绡题遍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