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神女祠歌·送神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朗读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

纷进舞兮堂前,
目眷眷兮琼筵。
来不言兮意不传,
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
神之驾兮俨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
山青青兮水潺湲。

中文译文:

纷纷涌进舞者在堂前,
目光依依似在赏琼宴。
他们来时不言语也不传达讯息,
而我却似暮雨般忧愁在空山中。
悲痛弦乐声催人思绪繁杂,
神明的驾驭姿态显得欲要旋升。
瞬间云彩敛起,雨停歇下,
山峦依然青翠水声潺潺流淌。

诗意和赏析:
此诗据传是王维送神女舞者离去时所作,描绘了神女离去的情景,表现了神秘它触发的情感。

诗中通过用舞者纷纷进入神女祠堂和凝视琼宴的目光描绘神女祠堂前舞者们为送别神女而纷纷涌进祠堂的繁华景象。舞者们默默无声地来到了这里,没有语言沟通,只是他们的出现使得整个空山更加寂静起来,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借由悲怆的管乐声和思绪繁杂的弦乐来描绘舞者们的内心情感,象征神女即将驾临。神女出现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仿佛欲要旋升离去。

最后两句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作为收尾,通过云彩收敛、雨停歇、山青水潺湲流淌的场景表达了神女离去后的宁静景象,也可以理解为神女离去后,舞者们重新投入现实生活,周围景物恢复平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神女离去的场景,表达了离别与失落的情感,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衬托出这种情感的凄美。同时,此诗也是对舞者们在临别神女时的悲怆和神秘仪式的表达,具有一种律动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朗读
()

猜你喜欢

东亭好,青盖绿阴圆。元览楼前题白雪,三馀阁上驻婵娟。

一望似神仙。

()

路与樵人争,深入寒山曲。缅维小宛堂,曾驻高人躅。

丘壑构天然,秀野远尘俗。露滴疏花红,烟寒芳草绿。

()

自分寒灰即溺馀,非君那得更吹嘘。穷交义重千金许,疾吏情深一上书。

大麓阳飙回宿草,岷江春水下枯鱼。丁宁未忍津头别,此去防身计莫疏。

()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

残镫一点爇孤檠,门外萧萧落木声。风动庭梅疏影乱,露凝修竹暮寒轻。

支离瘦骨惟供病,牢落愁怀岂为情。此夜酒醒魂断处,半帘明月梦无成。

()

玉露金飙肃昊穹,澄泓秋水映帘栊。群峰黛染呈寒碧,远浦霞明荡晚红。

风度桂林香满院,月穿雁字影书空。予怀喜慰西成候,多稼如云处处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