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朗读

中文译文:

暮霞照亮了晴空,云归仍相随。有时晨昏暇,相聚登高望远。礼仪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见古今,陈述满陵谷。这里有微子封地,有孝王筑台。裴主簿回顾着天空,豁达地俯瞰着大地。远处有水与秋城相对,长天与高树相连。宫门清净无人,列戟森严已肃立。不要感叹离别的稀少,常思快马加鞭。最终,要挥动羽翰,轻盈地跟随鸿鹄。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写给鸿胪裴主簿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晚霞,云归仍相随,朋友们相聚登高望远,相互问候。诗人还描述了古今的历史和陵谷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重和对生命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也希望能够挥动羽翰,轻盈地跟随鸿鹄,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生命的珍视和感悟。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晚霞和云归,朋友们相聚登高望远,相互问候,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人生的美好。诗人还描述了历史和陵谷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重和对生命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整首诗意蕴含丰富,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唐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朗读
()

猜你喜欢

江南好,桑柘一村村。万点鸭儿浮远岸,几家稚子候柴门。

风雨近黄昏。

()

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此情持问欢。

阑干角,蛛丝络。谁解护花铃索。乘宿醉,看梳头。年时还记不。

()

呜呼古燕京,金元递开创。初兴靖难师,遂驻时巡仗。

制掩汉唐闳,德俪商周王。巍峨大明门,如翚峙南向。

()

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风期尝磊落,节行特崎岖。

坐识人伦杰,行知国器殊。论兵卑左氏,画计小阴符。

()

古来情语爱迷离。恼煞王昌十五词。楚天云雨到今疑。

铺玉版,捧红丝。删尽刘郎本事诗。

()

朱实才春荐,宫莺啄未残。香堪齐蜜荔,味自夺冰丸。

圆转珠千粒,轻匀露一盘。天厨欣惠赐,绝胜驻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