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灯花。两汉。张林。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词中吟咏的油灯结花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古来题咏灯花的作品也层出不穷,但张林的这首词却能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读来饶有情味。
上片刻画灯花,连用五个比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灯花在不断变化中呈现出的千种姿态、万种风情。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白玉枝,指白色的灯芯草。前两句说,灯蕊在不经意间结花,它最初如花蕾般含苞待放。“金粟”,桂花的别名,这里形容灯花。韩愈《咏灯花同侯十一》云:“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此种比喻在灯花描写上用得是最为普遍,本词是以它来描摹灯花初结成时的形状。下面三句,句句比喻,形容灯花的三种不同景象。“半颗安榴,一枝杏,五色蔷薇”。安榴,即石榴。石榴来自西域的安国,由张骞出使时带回,故又名安石榴。灯花越结越老,形状不断变化,它先是碎小如桂花,继而大如绣球般的石榴,再变成鲜艳浓的杏花,最后变得如蔷薇花般色彩绚烂斑驳。“半颗”、“一枝”、“五色”,这三个数量词,从小到大,依次递增,既写出了灯花的变化过程,将其各种姿态刻画地生动形象。
上片可说是用实笔摹绘灯花由初绽到盛开的过程,下片则是以虚笔来称赞灯花之美,简直可称巧夺天工。
“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羯鼓,用唐南卓《羯鼓录》记载的唐玄宗敲击羯鼓,催开含苞欲放的柳杏的典故。唐玄宗此举在于夸耀人工能巧夺造化,而本词则反其意而用之。银灯(釭即银灯)。里点燃的灯芯草会结花,它并不需要人工的催唤,好像其中自有造化的四时功能。作者从另一方面赞美灯花的富于变化,似有造化之功。“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灯蛾扑火,与蝴蝶灯花,两者本来并不相干,但灯草既成灯花因而兼具两者的特点。作者有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并主要侧重蝴蝶戏花的方面。因此,运笔就将蝴蝶戏花加以此附。灯花既然是花,就应是蝴蝶戏嬉之物。有趣的是,灯蛾竟然学起蝴蝶来,不断地在灯花周围蹁跹飞舞,作者运笔俏皮,貌似揶揄灯蛾,却灵巧传神地赞美了灯花的丽若群芒。
这首词运用博喻手法,写得奇巧生动,俏皮有趣。虽无深情远意,但较之其他咏物词讲穷比兴寄托、笔致幽深、多愁善感的格调来,可算是别具一格,清新隽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东汉人。章帝时任尚书。尝上书言县官经用不足,应恢复武帝时按等级给予均田之制。...
张林。东汉人。章帝时任尚书。尝上书言县官经用不足,应恢复武帝时按等级给予均田之制。
浣溪沙 落梅。明代。杨慎。径转梅桥燕尾分。疏枝冷蕊照江濆。玉龙鳞甲点波纹。谢女黄昏吟作雪,襄王清夜梦为云。余香留与醉红裙。
秦邮道中。清代。张思齐。三十六陂水,孤城一覆盂。柳阴沿岸密,山色过江无。井鍊仙人药,波浮明月珠。樊梁溪景好,画本借倪迂。
夫人阁四首。宋代。苏轼。扶桑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
赠参政任勉之闽中。明代。解缙。饶州棠树绿初浓,又佐闽藩镇国东。海甸帆樯千里外,蓬莱宫阙五云中。风回画省榕阴合,雨过青林荔子红。莫谓内廷官位重,古来方岳拜三公。
金山晚眺。宋代。秦观。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宋代。司马光。草树弄春晖,家家倒载归。谁怜独醒客,日暝掩双扉。
慰李世贤学士丧子 其四。明代。程敏政。春入高堂夜启筵,爱渠长立彩灯前。丁宁劝酒呼程叔,此语何时去耳边。
少陵墓 其二。明代。梁维栋。醉浮汉水梦魂飞,曾否归茔傍帝畿。但得口碑传道路,不须询冢是耶非。
题二马图二首 其一。宋代。郑元祐。奚官浴马试与骑,一匹受鞍一匹嘶。房星之精四飞去,昭陵风雨夜凄凄。
和答子瞻。宋代。黄庭坚。一月空回长者车,报人问疾遣儿书。翰林贻我东南句,窗间默坐得玄珠。故园溪友脍腹腴,远包春茗问何如。玉堂下直长廊静,为君满意说江湖。
高阳台 咏菊二首 其一。清代。易顺鼎。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近代西曲歌 乌夜啼。南北朝。鲍令晖。歌舞诸年少。娉婷无穜迹。菖蒲花可怜。闻名不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