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送别朗读

《送别》是唐代诗人杨凝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描绘了诗人在邮亭送别一位驿使,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诗中的樽酒邮亭暮,云帆驿使归,展现了诗人在邮亭祭奠驿使的场景。野鸥因寒冷而无法起飞,川雨又冻住了,形容了严寒的气候。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表明了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姓杨皆足泪,非是强沾衣”,表达了诗人感伤离别的情感,以及他希望自己的泪水不要沾湿出行的衣物。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逝去的岁月如樽酒一样珍贵,而驿使的归来象征着离别的必然。通过描绘寒冷的自然景象和时光流转的变化,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诗歌中使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在世事无常中所经历的离别和岁月的流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郊外场景,使人们对离别和时光的流逝产生共鸣。同时,这首诗又透露出一种脆弱而珍贵的情感,让人对命运的无常有所思考。整首诗以平淡而含蓄的心情,打动人心,给人带来了沉思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凝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杨凝朗读
()

猜你喜欢

作赋豪情脱帻投,不关王粲感登楼。烟消大漠群山出,河入长天落日浮。

白塔无俦飞鸟迥,苍梧有泪断碑愁。惊心梁苑风流尽,欲把兴亡数到头。

()

委巷泥深日向斜,入门携手兴尤赊。云开应得今宵月,红湿能留小院花。

幸有青尊联胜友,那将白发负年华。樊川杜子多才客,金玉何心怅独遐。

()

王季之墓见水齧,宣尼封防遭甚雨。我今何幸独不然,或者苍天照愁苦。

昔我先臣葬于此,神宗皇帝赐之墓一区。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

()

草荒径仄夜三更,携影笼东道废城。境寂多闻如有遇,心悬远火却关情。

了知鬼亦不到处,稍喜园犹向日名。踽踽未须增感慨,生人昊壤本孤征。

()

横斜孕蕊。过春竿候月,冷葩慵试。记年年、小白蔫红,斗点点星毬,綵棚檐底。

听说寒轻,最好是、今年天气。步莎阶渐软,竹外旧枝,暗苔愁倚。

()

霜飙飒飒度枫林,红叶如花碧水浔。每感金行成物品,常推道念格人心。

翱翔彼鸟呼群乐,含哺吾民鼓腹吟。四野喜看农事毕,聿修百职政维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