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判官归蓟门

送韦判官归蓟门朗读

《送韦判官归蓟门》是唐代诗人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桑干归路远,闻说亦愁人。
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
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
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韦判官归蓟门的情景。桑干归路遥远,即使听说也令人忧愁。虽有雪经历了夏天,却没有花朵迎接春天的到来。离开营帐,看见天空中燃烧的烽火;收拢马匹,观察月光下飞扬的尘土。韦判官白发已经从军多年,但他仍然穿着那件青衫,意味着他还未脱离戎装的身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出别离时的凄凉和无奈。桑干归路远,表达了离别的辛酸和苦涩之情,即使是听说别人的离别也会让人感到忧愁。"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后的期待。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通过描绘战争场景中的火光和尘土,增加了诗词的战争氛围和离别的无奈感。最后两句"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表达了韦判官从军多年的辛苦和忠诚,他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身着青衫,没有脱离军旅生涯。这种坚守和忠诚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战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苦涩和对战争的思考。同时,通过对韦判官的塑造,表达了对军人忠诚和坚守的赞颂。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精准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于鹄朗读
()

猜你喜欢

昨过鹅肫一问津,湾湾绿浦月沦沦。风吟白露苍葭远,水宿鸥盟雁序新。

五夜星河难向晓,数家老寿莫言贫。谓余不是柴桑客,何似山中送酒人。

()

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被谁传下小银钩。

烟淡淡,月柔柔。伴我熏香伴我修。

()

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人语蛮烟外,鸡鸣海色中。

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

()

天高气爽届白藏,西风飒飒八月凉。湖光山色秋正好,玉澜堂上芳筵张。

跄跄济济欣际会,咸逾古稀咸康强。亲亲谊笃予之伯,为国屏藩辉天潢。

()

分手河桥木叶黄,白沙衰草遍横塘。月明回首人千里,碛冷惊心雁几行。

玉塞云深堆苜蓿,银蹄秋老破风霜。居庸翠涌群峰秀,定有新诗贮锦囊。

()

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