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兰若僧

赠兰若僧朗读

《赠兰若僧》是唐代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身禅诵苦,
洒扫古花宫。
静室门常闭,
深萝月不通。
悬灯乔木上,
鸣磬乱幡中。
附入高僧传,
长称二远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兰若的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环境。诗人描绘了兰若僧的苦行和禅修,以及他居住的静室和清修的花园。诗中还提到了悬挂的灯笼、摇动的乔木和鸣响的磬钟,突出了僧人的虔诚和修行的氛围。最后,诗人称赞兰若僧在高僧中有着卓越的地位和声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兰若僧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的虔诚和修行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禅修的苦行和清修的花园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僧人对修行的专注与投入。诗人通过描写悬挂的灯笼、摇动的乔木和鸣响的磬钟,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僧人修行场所的宁静与祥和。

诗中提到的“深萝月不通”表达了僧人居住的静室门常闭,没有月光的照射,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专注与超脱。最后两句“附入高僧传,长称二远公”则赞美了兰若僧在僧侣中的崇高地位和声望,显示了他的修行成就和精神风范。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兰若僧的赞美和敬意,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场景和修行环境,展现了禅修的虔诚与专注,传递了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氛围,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于鹄朗读
()

猜你喜欢

十二雕栏倚碧城,好拈彩管理芳情。枇杷门巷银镫影,杨柳亭台玉笛声。

昨夜星辰何黯淡,当年云雨不分明。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

()

古院隐檀乐,山门曲径盘。推窗宜小憩,就饭强加餐。

病鹤同僧瘦,梅花与客寒。风泉鸣野壑,仿佛玉琴弹。

()

天伣徽音在,龙飞故剑亡。两宫仪裴亹,七萃泪淋浪。

郁律川原势,低徊葆吹长。东行三百里,何处白云乡。

()

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

()

肃肃飞鸿羽,唧唧吟蛩声。哀音良夜发,侧耳最分明。

黄葵生北牖,独抱倾阳诚。白日未及照,泠露皓已盈。

()

一雨收残暑,微凉发树端。风清催早桂,气洁媚幽兰。

曲沼波痕涨,平畴稻颖繁。诗成晚霁后,秋月逗烟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