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曲

春江曲朗读

《春江曲》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江无云潮水平,
蒲心出水凫雏鸣。
长干夫婿爱远行,
自染春衣缝已成。

妾身生长金陵侧,
去年随夫住江北。
春来未到父母家,
舟小风多渡不得。

欲辞舅姑先问人,
私向江头祭水神。

中文译文:
春天的江水平静无云,
芦苇的心儿探出水面,小凫雏鸣叫。
长干的丈夫喜欢远行,
自己染制的春衣已经做好。

我出生并成长在金陵的一侧,
去年跟随丈夫住在江北。
春天来了,却还没去父母家,
船太小,风大,无法渡过去。

想要辞别舅姑先询问他人的意见,
私自前往江边祭拜水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江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平静无云、芦苇探出水面、小凫雏鸣叫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长干夫婿喜欢远行的性格特点,同时揭示了自己为他染制春衣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身世和婚姻情况。她出生并成长在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一侧,去年随丈夫住在江北。然而,春天来了,却因为船太小、风大而无法渡过江去拜访父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别舅姑前往江边祭拜水神的念头。这可以理解为她在面对困难和无法实现的愿望时,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宽慰。

整首诗以淡雅的氛围描绘了春江的景色,并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离别和无奈的感受。诗人的情感真挚而含蓄,给人一种温婉、自省的感觉。该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朗读
()

猜你喜欢

楼锁葳蕤,桥通宛转,昔日亭台。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

()

山游穷日返,绝胜数天平。伟石皆人立,欹崖忽鸟惊。

僧龛云共住,樵路鹿兼行。耳畔犹虚响,淙淙落涧声。

()

吁嗟乎,三代以后天倾西北不复补,但见悲风淅淅吹终古。

日月星辰若缀旒,赤黄青白交旁午。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

读罢一时才子句,《骚》香汉艳各精神。十年我恨生差晚,不见风流种蕙人。

()

酒渴思茶交午饭,沈烟闲拨钗梁。小梅花盒教添香。

填词浑已懒,何况脱衣裳。

()

鞭哨青骡,村投白兔。不寒不暖飘秋雨。草花揉碎雪蹄香,纷纷乱蝶随鬉舞。

水漫城坳,从兹唤渡。逢人先问丁家埠。扬州划子鸭儿头,凭谁载取离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