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朗读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闲出乘轻屐,徐行蹋软沙。
观鱼傍湓浦,看竹入杨家。
林迸穿篱笋,藤飘落水花。
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

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
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
柳影繁初合,莺声涩渐稀。
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

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
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
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
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闲暇时出行,踏着柔软的沙地慢慢走。
看鱼儿在湓浦嬉戏,观察竹林进入杨家庄园。
林中竹笋穿破篱笆,藤蔓飘落水面花朵。
雨水淹没了小钓舟,微风中酒旗斜飞。

嫩嫩地剥开青菱的角,浓煮白茶的嫩芽。
沉迷其中不知道夜晚来临,城市的树上鸦鸟欲栖。
柳树的影子初次交织,黄莺的歌声渐渐稀疏。
早春的梅花迎接夏天的到来,飘落的柳絮送走春天的离别。

夕阳的光辉渐渐消退,南风吹来微微的暑气。
铺开新的小席子,整理好旧的衣裳。
绿蚂蚁在杯中嬉戏,红丝线围成精美的肉菜盘。
故乡没有这样的味道,为何苦苦思念归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闲适的心情描绘了作者在春末夏初时的闲游景象。诗人穿着轻便的屐鞋,悠闲地在柔软的沙地上行走,观察着江边的鱼儿嬉戏和竹林的景色。他注意到竹笋穿过篱笆,藤蔓随风飘落在水面上,雨水淹没了小钓舟,微风中酒旗斜飞。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诗人还描绘了一系列与夏季相关的景象,如剥开青菱的嫩角、煎制白茶的嫩芽,以及城市中的夜晚和早晨的变化。他观察到柳树的影子初次交织,黄莺的歌声逐渐减少,早春的梅花迎接夏天的到来,飘落的柳絮则象征着春天的离别。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夕阳逐渐消退,南风吹来微微的暑气。诗人展开了新的小席子,整理旧的衣裳。他观察杯中的绿蚂蚁嬉戏,红丝线围绕着丰盛的美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认为故乡没有这样的味道,不必苦苦思念归程。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白居易优美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

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

铝贝雕螺各尽功,陆离斑驳碧兼红。番儿项下重重绕,客至疑过绣领宫。

()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

极浦青苍湿未收,晚风吹槛更悠悠。半村黄叶斜阳里,一片闲云古渡头。

清景可怜皆入画,孤心易感不关秋。水天无事容高卧,此意萧然便十洲。

()

月起鸡鸣后,灯寒水店开。舟人方睡好,客子只行催。

有约春前到,何心岁暮来。七星桥隐隐,望断读书台。

()

叶落砧声雁叫愁,疏狂无那兴偏悠。身閒分拟随猿鹤,世味何妨应马牛。

芸馆久疏仙桂月,西风又老碧梧秋。升沉漫向君平卜,款段奚囊认酒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