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朗读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忆娃宫与虎丘,
玩君新作不能休。
蜀笺写出篇篇好,
吴调吟时句句愁。

洛下林园终共住,
江南风月会重游。
由来事过多堪惜,
何况苏州胜汝州。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回答李六使君的五首诗,回忆起他在吴中的旧游之情。他首先回忆起了娃宫和虎丘,两个吴中的名胜景点。白居易称赞李六使君的新作,表示自己对于欣赏这些作品无法停止。

接下来,白居易提到了蜀笺和吴调,两种不同地方的文学风格。他说蜀笺(指蜀地的文人)写的文章章章都很好,而吴调(指吴地的音乐)让他吟唱时句句都充满愁绪。

然后,白居易表达了对洛下的林园(指洛阳)的向往,希望能和李六使君一起再次游览江南的风景和月色。他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令人惋惜的事情,更何况苏州的胜景比汝州更加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回忆和向往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吴中旧游的怀念和对未来江南行的期待。诗中展示了白居易对吴中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洛阳和江南风景的向往之情。

在表达对李六使君作品的赞美时,白居易运用了蜀笺和吴调来形容两种不同地方的文艺风格,展示了他对不同文化的鉴赏能力。

最后,白居易以苏州的胜景来对比汝州,表达了他对苏州美丽景色的赞叹之情。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和对比,展示了白居易对美景和文化的热爱,并传递了对友谊和旧时光的留恋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莫问春何处。绿遍春归路。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

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斜阳还在高树。

()

何事愁多与病缘。一宵风雨又无眠。起来羞对镜台前。

有谁怜。探梅时节拥炉天。

()

沈腰织细,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

丁宁莫作红楼醉。怕情多、易添憔悴。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

()

廿载江南意,愁来更渺茫。友朋嗟日损,鸡犬觉年荒。

水历书池净,山连学舍长。但闻杨伯起,弦诵夜琅琅。

()

韵绝迎秋,香空却暑,抹尽人间多丽。正倦起、阑汤初浴,乍散发、未胜簪髻。

浥清泠、洒遍琼枝,便相将对宿,蕊珠宫里。早素月流光,雪衣眠醒,教念鬘华新偈。

()

桐阴淡凝,试轻衫小坐,绿窗琴静。弹瘦湘花双袖薄,风约晴丝碧影。

指冷调冰,弦清叩玉,眼底秋星近。茶烟扶梦,夜凉松雨催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