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照禅师同宿

神照禅师同宿朗读

神照禅师同宿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中文译文:
神照禅师和我同住

八年的三月末,山上的梨花盛开。
在龙门水旁的西寺,我和远公夜晚约会。
安静地坐着,自相对视,暗中低语,无人知晓。
一念之间,过去和现在的界限断绝,没有任何思念之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与神照禅师在龙门水西寺同宿的情景。诗中提到了八年前的三月末,山上的梨花盛开,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氛围。白居易与禅师晚上在西寺见面,坐下相对而坐。他们低声交谈,暗中对话,没有其他人知晓。诗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在禅修中,没有任何思念之心的境界,思绪被完全舍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佛教禅修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禅修悟道的向往和推崇。诗中使用了禅修的常用词汇,如“一念不生”,表达了禅机境界的高度,亦展示了作者对于内心平静与超越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色与禅修境界相融合,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寂静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修身养性的思索。整首诗意蕴含深沉,读来让人心境清明,启迪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天涯絮语,分明对、夜雪蓬窗相共。十叠鸾笺千斛酒,不觉漏声寒冻。

绣被浓薰,罗帏独掩,各自耽幽梦。冰壶心冷,起居千万珍重。

()

天门采石尚嶙峋,一代兴亡此地亲。云拥白龙来戍垒,日随青盖落江津。

常王戈甲先登阵,花将须眉骂贼身。犹是南京股肱郡,凭高怀往独伤神。

()

秦淮原接大江流,绮阁还临白鹭洲。五马旌旗曾北渡,八公草木护南州。

夜寒玉漏严城雨,月满铜驼故国秋。江左繁华零落尽,几时王谢更重游。

()

艺夺天工巧,人勤地力加。桔槔声振鼓,戽斗疾翻车。

灌注畦旋满,呕哑日欲斜。况兼风露美,篟篟吐新华。

()

翠盖千重合,冰华万古清。人寰夸玉井,仙露胜金茎。

质秀香尤异,波凉暑不生。逍遥蓬岛内,未拟赴瑶京。

()

锡驻近云霄,中峰一径遥。林花经雨润,岩雪到春消。

风竹频萧瑟,烟峦自暮朝。不知溪畔路,新涨夜平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