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歌二首

白纻歌二首朗读

《白纻歌二首》是唐代杨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缨翠佩杂轻罗,
香汗微渍朱颜酡。
为君起唱白纻歌,
清声袅云繁思多,
凝笳哀瑟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
梁尘霏霏暗红烛。
令君安坐听终曲,
坠叶飘花难再复。
蹑珠履,步琼筵,
轻身起舞红烛前。
芳姿艳态妖且妍,
回眸转袖暗催弦。
凉风萧萧漏水急,
月华泛艳红莲湿,
牵裙揽带翻成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描写和动人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宴会场景。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细节和情感,表现出快乐与哀愁的交织。

诗的第一首以女性的容貌和装饰为主题。诗人描绘了女子佩戴玉缨、翠佩和轻罗的场景,形容她们美丽的面庞微微泛红,因为她们在宴会中跳舞而流下了香汗。为了迎合主人,诗人唱起了《白纻歌》,清脆的歌声像云一样飘逸,引发了浓烈的思绪。诗人还描述了演奏笳箫和瑟的乐师们,他们以悲凉的音乐和诗人的歌声相和,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第二首诗以宴会的氛围和情感为主题。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金壶倾斜、红烛暗淡的场景,暗示着宴会即将结束。他要求主人安坐聆听终曲,意味着宴会即将落下帷幕。诗人用坠落的叶子和飘散的花瓣来象征宴会的结束和美好时光的流逝,暗示着无法再次重现的感伤。

诗的结尾描绘了女子在舞池前轻盈起舞的场景,她们妖媚的姿态令人神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回眸一笑和转动袖子时,暗中催动音乐的情景。最后,诗人用凉风萧萧、漏水急流和湿漉的红莲泛起的月光来形容夜晚的寒凉和哀愁,女子们的裙裾在风中飘动,情绪随之转变成泪水。

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感情,展示了宴会的欢乐与哀愁的对比。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优雅,以及宴会的热闹和温馨。通过诗人的艺术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宴会的氛围和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流逝时光和美好时刻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唐代宴会文化的繁荣和人情冷暖的变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衡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官至大理评事。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杨衡朗读
()

猜你喜欢

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毗陵一雁飞。笑我畏人能久客,嗟君怀土便思归。

风高海气龙王庙,水落江声燕子矶。卉布家乡多已作,此行须换芰荷衣。

()

云漠漠,水溅溅。短棹夷犹破晓烟。疏柳断桥迷翠霭,一川风雨暮秋天。

()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

胜流坐对即空山,未碍梅花笑任还。风雨杂陈今昔梦,松筠长护死生关。

珠川空写何年泪,玉竹犹分一样斑。此去相思无远近,曹溪元不隔人间。

()

萋萋河畔草,黯黯城头日。居民莽牢落,荒祠迥独出。

螵蛸罥户青,赑屃绣苔碧。往尝读遗传,三公事如一。

()

绿染竿竿润,青笼个个阴。节高寒愈劲,气洁暑难侵。

密雨惊龙起,清风引凤吟。幸邀君子号,为尔解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