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秀才归江陵

送刘秀才归江陵朗读

中文译文:
送刘秀才归江陵

彩服鲜华觐渚宫,
鲈鱼新熟别江东。
刘郎浦夜侵船月,
宋玉亭春弄袖风。
落落精神终有立,
飘飘才思杳无穷。
谁人世上为金口,
借取明时一荐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送别刘秀才回到江陵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思念和欣赏之情。

首先,彩服鲜华觐渚宫,彩服指的是华丽的服饰,觐渚宫则是指送别之地。整个场景非常华丽而庄重,展现了诗人对刘秀才的敬佩之情。

然后,鲈鱼新熟别江东,鲈鱼是当时的江南特产,新熟则是指刚刚煮熟的鱼肉。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和刘秀才离开江东的别离之情。

接着,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这两句诗中描绘了送别的夜晚景色,以及月光洒在船上、春风吹拂着衣袖的情景。这些景物的描写使整首诗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最后,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刘秀才的赞赏之情。诗人认为刘秀才具有清雅的精神气质,才华横溢,有着无尽的才思。作者希望他能够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最后一句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则是诗人对刘秀才的殷切期望。诗人认为刘秀才的才华应该得到广泛的认可,能够成为"金口",即有权有势的人物,为他人做荐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刘秀才的赞赏,表达了诗人对刘秀才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呈现出浪漫和温情的送别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朗读
()

猜你喜欢

山围拥髻,楼开照黛,尽容生老柔乡。一抹愁烟,三分梦雨,频来好处凄凉。

何许最难忘。向扫眉才子,诉与何妨。生怕添愁,只言陈事莫思量。

()

年年云锦织天孙。银汉无情劳梦魂。乌鹊声声隔岸闻。

怨黄昏。烟锁琼楼月到门。

()

风影约帘波。摇漾纹罗。小红阑底按清歌。摘得一枝梅似豆,笑打鹦哥。

燕惜落花多。衔衬香窠。梨云梦醒奈愁何。开尽海棠春又半,频敛双蛾。

()

戎马奔未宁,何暇剪商祀。岂无传季心,早于无形视。

挈弟来勾吴,端委治周礼。宁不惜故国,社稷有人在。

()

宫烛凄烟,庭梅妒月,扬州曾记元宵。几度相逢,云萍依旧飘萧。

谢娘风格清寒甚,捧红丝、劝写无聊。尽孤他,明月楼台,夜夜吹箫。

()

迎潮楼玲珑。见虾须卷处,长拥虫虫。月午花晨为侣,撷香芳丛。

烧笋候,兰闺中。网栗留、羹调纤葱。却坐傍狻猊,碧山银椀,先劝酒鳞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