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沧浪峡

过沧浪峡朗读

过沧浪峡

山叠云重一径幽,
苍苔古石濑清流。
出岩树色见来静,
落涧泉声长自秋。
远入虚明思白帝,
寒生浩景想沧洲。
如何地近东西路,
马足车轮不暂留。

译文:
穿过沧浪峡,

山峰层层叠叠,云雾重重,小径幽深。
苍翠的苔藓覆盖古老的石头,激流在洼滩上清澈流淌。
出了峭壁,树木的颜色显得宁静,
山涧的泉水声音长久地自秋季中传来。
远处身临虚明,思念起白帝山,
寒意在广阔的景色中唤醒对沧州的回忆。
怎样才能近距离抵达东西之路,
即使马蹄和车轮也无法停留下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展现了诗人穿越沧浪峡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描绘山峰、云雾、小径、苍藓、激流、树木、泉水等细节,再现了这个景区的静谧和美丽。

诗中的“山叠云重”形容了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以巍峨险峻之感;“出岩树色见来静”则展示了大自然宁静的一面。诗中所表达的“远入虚明思白帝”,表明诗人在观赏这壮丽景色的同时,又让他联想起另外的名胜古迹——白帝山,诗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

最后两句“如何地近东西路,马足车轮不暂留”是对旅行的思考,诗人想要探索更远的地方,表达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以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体验为基础,通过景物的描绘、环境的营造,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探索的向往,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壮丽。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能够思考人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刘沧朗读
()

猜你喜欢

琅玕一径,瑶琴三弄,人在清凉极处。萧萧疑雨又疑风,倚怪石、苍苔珠树。

云中仙鹤,花间雏凤,万里丹山平步。更邀明月照幽篁,消受这、满身香雾。

()

不耐坐残更。常祝华胥梦莫醒。却怪晓风吹薄幕,窗棂。

为乘清光补未曾。

()

居然汉代表遗民,犹向甘陵说党人。久矣泥涂嗟绛县,不妨渔钓老河滨。

花香元亮篱前酒,雨垫林宗野外巾。此日耆英谁得似,饮和先作一方春。

()

人间世,人间世。小谪廿年留。琪树折残沧海夜,瑶花吹碎碧城秋。

天上有离愁。

()

一帆冷雨,有吴宫秋柳,留客小住。笛里逢人,仙样风神画中语。

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絮。但深情、一往如潮,愁绝不能赋。

()

十三塔级最初乘,老去风怀试一凭。百万虫沙销浩劫,九天鸾鹤拥高层。

蓬莱东海思员峤,松柏西山感孝陵。可有高岑诗句在,逢场作剧我犹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