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洞庭湖

过洞庭湖朗读

《过洞庭湖》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洞庭湖时的景象和感受。

诗中写道“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表达了湖泊湍急的波涛和作者多年来奔波劳累的辛酸。

接着写道“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形容湖面广阔,四周一片开阔,仿佛没有任何可以倚靠的地方。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湖中心竟然突然出现了一座山峦,给人以惊喜之感。

诗中还有“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描述了高飞的鸟儿总是畏惧落下,而远处航行的帆船看上去却游刃有余。此外,渔父在湖中嬉戏垂钓,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沉浸在壮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氛围浩渺祥和。

整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湖泊的波澜壮阔和湖中山峦的突现,展现了人生在世间的起伏不定、变幻无常。同时,诗人通过描写湖中的鱼民生活,表达了轻松、安逸的情绪,展示了自然的宁静与恢宏。整首诗意独特,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和作者在世间的感悟,给人带来了一种心灵的放松和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棠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许棠朗读
()

猜你喜欢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记得去年今日事,半窗灯影两人儿。

一个画乌丝。

()

三十六湖水,朝昏浸客愁。春云迷铁瓮,落日下瓜洲。

渔火如星小,潮声入夜流。江南同此月,怜我泊孤舟。

()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大火方流序,微凉早托音。

乍听分远近,欲觅隐高深。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

一梭复一梭,频掷青灯侧。艳艳机上花,朵朵手中织。

娇女眠齁齁,秋虫语唧唧。檐头月渐高,纸窗明晓色。

()

北台秀矗斗杓傍,楼殿凌虚结上方。众壑俱从檐下落,万缘都向槛边忘。

洪河如带明分野,恒岳为邻接大荒。世界三千空色喻,岂离般若一毫光。

()

笔健如锥世共称,开缄但觉雾云兴。深藏未许悬斋壁,直恐龙蛇带雨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