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

岁除朗读

诗词《岁除》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作品。该诗描述了岁末的景象。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飘扬的风吹拂着走客,
密密的雨洗涤着岁月。
残留的树丛上有狩猎的痕迹,
归来的鸟儿躲开窑炉的烟。
季节之物在酒杯和酱浆之外,
溪水山岭的影子映在鬓发之前。
行止之间都未有决定,
就连笔和砚也可能被舍弃。

诗意:
《岁除》这首诗描绘了岁末的景象。诗人通过风、雨、树丛、鸟儿、鬓发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岁末的凄凉和不确定的气息。飘扬的风和沉沉的雨呼应着岁末的寒冷和淅淅沥沥的气氛。残留的树丛上出现的狩猎痕迹暗示着岁末的疾行和猎狩。归来的鸟儿躲避窑炉的烟,暗示着岁末渐冷,生物开始迁徙寻找温暖的地方。诗中还提到了杯和浆,象征着岁末的宴饮和欢聚,以及溪水山岭的影子映在鬓发之前,暗示着岁末的阴郁和未知。最后一句描写了行止和行文的未确定,甚至连写字用的笔和砚台也可能被舍弃。整首诗以写景的方式,淡泊而又细腻地刻画了岁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不确定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岁末景象的描写,意在表达岁末的凄凉和不确定的气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风、雨、树丛、鸟儿、鬓发等形象,将岁末的景象细腻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深深的感触。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岁末的景象,没有借助繁杂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却给人带来了浓浓的感受。诗人通过对细微处的描写,传递了岁末的淡淡哀愁和不确定的感觉。整首诗笔调平和,节奏缓慢,使读者产生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通过对岁末景象的描写,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感受,引发了对岁末的思索和追忆。整首诗给人以淡然的审美感受,也引发了一种哲理层面上对岁末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朗读
()

猜你喜欢

岭海风清坐啸秋,身兼三组叹诸侯。琼筵争睹{蒙鸟}{童鸟}盏,锦段多归翡翠楼。

传道建威临越镇,何劳执宪告交州。龙骧酌水题诗处,凫舸扬旌访古游。

()

春雨一犁花已透。熏笼碳减馀残兽。寒逼睡棠红尚皱。

弓鞋滑怕苔阶溜。明识无香招蕊嗅。特向通明章与奏。

()

宫中教战事依然,此印沈埋定几年。天与文孙重管领,猩红钤上十三篇。

()

淑气催花萼,春风入酒樽。日长帘幂寂,人静鸟声喧。

拂座清松影,侵阶碧藓痕。山堂通略彴,词赋接文园。

()

归去来兮,怕君去、少留君坐。说不尽、离愁彼此,泪随声堕。

野店长途当自爱,脂车秣马须亲课。报平安、两字寄书频,君休惰。

()

六月浓阴系画船。荷花香到水亭前。轻雷又送东南雨,摇动青青一树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