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雪

赋雪朗读

赋雪

一夜阴风度,平明颢气交。
未知融结判,唯见混茫包。
路莫藏行迹,林难出树梢。
气应封兽穴,险必堕禽巢。
影密灯回照,声繁竹送敲。
玩宜苏让点,餐称蜜匀抄。
结冻防鱼跃,黏沙费马跑。
炉寒资爇荻,屋暖赖编茅。
远不分山叠,低宜失地坳。
阑干高百尺,新霁若为抛。

中文译文:
写雪

一夜阴风过去,早晨明亮的阳气交汇在一起。
未知雪花融化的程度如何,只能看到茫茫一片白。
道路上无法看清行走的痕迹,树木的顶端难以穿过。
冰雪封住了兽穴,危险却将鸟巢摧毁。
影子在灯光下变得密集,竹叶传来繁密的敲击声。
欣赏雪景,应该点燃苏州的香炉,在温暖的屋子里品味甜蜜的点心。
冰冻的河面会阻止鱼儿跃起,粘住马蹄费力疾驰。
炉火熄灭,靠着烧草棚取暖;房屋温暖,依靠编茅草搭建。
远处的山峦不再分明,低洼地容易埋没。
窗户的横梁高达百尺,新晴空仿佛舍弃了一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雪为主题,通过描绘雪后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和丰富多样的景色。全诗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写景手法,精细描绘了雪后的景象。

首先,诗人用“一夜阴风度,平明颢气交”来描述阴风过夜后,清晨阳光明亮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天气的变化,突出了雪后的明朗和清新。

其次,诗人写道“未知融结判,唯见混茫包”,暗示着雪花融化后形成的模糊的景象。同时,诗人也以儿童般的好奇心,渴望知道雪花融化后的样子。

接着,诗人写到“路莫藏行迹,林难出树梢”,描述了雪后道路上无法辨认出行人的脚印,树木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寒冷、封闭的感觉,也表达了雪花的美与力量。

然后,诗人通过描绘“影密灯回照,声繁竹送敲”,展现了雪后的景象。影子在灯光下显得更加密集,竹叶与雪花的碰撞发出清脆的敲击声,给人带来音乐般的美感。

最后,诗人用“阑干高百尺,新霁若为抛”来形容窗户的横梁高达百尺,清晨的晴空仿佛舍弃了一切。这里通过描写窗户的高度和新晴空的明朗,表达了雪后的清新和宁静。

总的来说,《赋雪》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美感和神奇的自然变化。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对比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吴融朗读
()

猜你喜欢

见面浑如旧识,知名久矣初逢。一湖秋水簇芙蓉。

玉树幽兰相共。蔼蔼温柔笑语,雍雍林下家风。闻诗闻礼宛从容。

()

坡老常州自不归,名园乔木澹清晖。贺船回棹成今古,邺架遗签有是非。

往日买邻矜胜践,当年招客许传衣。梦中彩笔将能事,信宿沧浪旧钓矶。

()

粟粒不须赊。万斛千钟敢自夸。夜落金钱铺满地,豪华。

分付双鬟莫扫他。

()

三宿客窗夜,终古汉家城。城空桂花落,夜静江月生。

渝歌引羌管,落落星河横。盼到寒衣信,恐增离别情。

()

风柳乍萧萧,做弄浓烟如许。才趁新凉放棹,又疏疏秋雨。

人家历历树阴中,齐傍钓矶住。剩得圆沙一片,被白鸥占取。

()

夜来新雨过,畿甸绿平铺。克尽农桑力,方无饥冻虞。

蚕筐携织妇,麦饭饱田夫。坐对春光晚,催耕听鸟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