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易秀才春日见寄

和易秀才春日见寄朗读

《和易秀才春日见寄》是唐代李中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心情,表达了与友人共享春天美好时光的愿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每次都遗憾多次流落,我这个不得已而离散的人,无法常常和亲人在一起。
相逢的人千里之外做客,一起陶醉在百花绽放的春天。
矮小的栏杆正对着山峰,闲散的台阶上柳树轻拂着尘埃。
何时能够看上一眼向西的阳光,明亮的月光和嫩绿的桂枝。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常常离散的生活状态的痛苦和遗憾之情。他在异乡漂泊,与亲人离得很远,无法常常与他们团聚。然而,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与友人相逢,一起享受了春天的美好。这种友谊和共享使得他的心情稍稍舒畅了一些。

诗中的“小槛山当面”和“闲阶柳拂尘”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他站在低矮的栏杆之前,目光直接对着远方的山峰,而柳树的枝叶轻拂着台阶上的尘埃,表现出一种宁静与闲适的氛围。

诗末的“何时卜西上,明月桂枝新”则是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他期待着能在明亮的月光下,看到新发的桂枝。这里的“卜西上”暗示着他希望能够有一次西行的机会,也是他向往的回归故乡之意。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精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温暖亲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流落异乡的苦闷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李中朗读
()

猜你喜欢

突兀千崖上,欹斜一径寒。水声喧脚底,山色涌眉端。

此地不来久,故人相见欢。探幽还未遍,那得坐盘桓。

()

东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阁前山水画,晚妆楼外辋川图。

燕子引新雏。

()

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水如环佩月如襟。

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

()

玉炉香,谁与共。旖旎烟丝,吹出罗帱缝。双鬓怯翻寒髼松,才话分携,已做天涯梦。

醒时衾还独拥。约略离亭,人远鸡声送。别是五更愁一种。

()

一帘霜晓开门讶,茱萸多半红了。重阳已忘是今朝,忽鸟封传到。

问蓉幕、新添赋草。筼房催按蘋洲调。算楮园携酒,扶双屐、梨庄冷风,早见吹帽。

()

蔗棱分畦,芋区连尾,短苗排翠。寒食年年,锄翻白沙地。

障风畏日,惯凭仗、芦帘遮蔽。霜醉。秋社登柈,似匀妆红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