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甘露寺北望

登甘露寺北望朗读

《登甘露寺北望》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潮水涌来,曲岸平铺;
海门风起,浪花生涌。
行走在沙滩上,看见阳光的倒影;
乘船穿越江水,听到划桨的声音。
迷失在远处的芳草中,扬子江的渡口;
夜晚的烟雾笼罩着广陵城。
旅行的人会怀念家乡,就像怀念橘子一样;
我们相望着,心中充满了两地的情感。

诗意:
《登甘露寺北望》描绘了诗人游历时的景色和情感。诗人站在甘露寺北望的地方,看到京口的海潮涌来,曲岸平铺。海门的风起,掀起层层浪花。他步行在沙滩上,看到阳光在沙滩上投下倒影。乘船穿过江水,听到桨声悠扬。远处是茂密的芳草,那是扬子江的渡口。夜晚,广陵城被烟雾笼罩。在旅途中,诗人怀念着家乡,就像怀念橘子一样。他与另一位人相望,两人之间充满了思乡之情。

赏析:
《登甘露寺北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情感,展示了徐铉细腻的艺术功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海潮涌来、浪花生涌、阳光的倒影等,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大自然的景色。同时,诗人通过表达旅行者的情感,展示了游子在异地的思乡之情。他怀念家乡的感觉,比喻为怀念橘子,凸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最后两句"相望须含两地情",以简洁的语言将诗人与另一位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示了两地相思之情。

整首诗以写景和抒发情感相结合,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感的表达,徐铉成功地创造了一幅旅途中的画面,引起读者对家乡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

猜你喜欢

昨宵风雨连烟暮。花落犹疑误。今朝真个逐东流。

何处残香,偏入小楼头。

()

锦为天,花成洞。堂掩珠帘,帘内香风送。青鸟远飞音孰弄。

不见人儿,但见鞋头凤。

()

无端意气漫峥嵘,知己天涯涕欲倾。骏骨可能招乐毅,狗屠从此识荆卿。

论交不忘期终始,有道真堪托死生。与尔苍茫同吊古,黄金台畔暮云平。

()

叠嶂耸危屏,屏外烟螺点点青。谁向悬崖携杖听,泉声,曲折寒流绕涧鸣。

此影忆曾经。苦被鞭丝促去程。但许山椒添缚个,茅亭。

()

幽斋新雨后,爽气泛池荷。碧落疏星淡,晴窗皓月多。

隔花闻漏滴,倚枕和渔歌。更爱流萤好,悠扬拂槛过。

()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香惹游蜂窥几席,晴熏舞蝶傍帘栊。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