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中吕宫)

南乡子(中吕宫)朗读

《南乡子(中吕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先。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处可魂消。
京口终朝两信潮。
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
催促行人动去桡。
记得旧江皋。
绿杨轻絮几条条。
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
有个多情立画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情景。诗人思念故乡,情感激荡,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他在京口观望长江,看着不断变化的潮水,无论心中的离愁如何叠加,都不能阻止行人远离。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江边的时光,绿柳如丝般轻轻飘落,春水中一叶孤舟的影子扩散开来,遥远的景象。他描绘了一个多情的人站在画桥上的情景,抒发了离别时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留恋之情。离别是人生中常常经历的一种情感,而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反复和对比的手法。诗的开头就有一个反问句:“何处可魂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无法消散的痛苦之情。接着,通过描写京口的长江潮汐和行人离去的场景,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感觉。诗人通过“不管离心千叠恨”和“滔滔”这两句来形容内心的痛苦和离愁的汹涌,表达了离别时情感的激荡。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通过描绘绿柳轻飘和春水中的孤舟影子,展现出离别后的景象和诗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有个多情立画桥”,则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多情之人在离别时的情感和姿态。

整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感情表达,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离愁之情,同时也让人思考离别带来的情感和人生的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张先朗读
()

猜你喜欢

细雨斜风,寒砧落叶,年年做就重阳。偏今宵明月,满地凝霜。

愁绝绿窗深掩,挑兰灺、伴过凄凉。无聊甚,瓶花影里,独自持觞。

()

绵上耕山日,青门灌圃时。怀人初有叹,裂素便成辞。

一雁陵秋阔,双鱼入水迟。任城楼突兀,大野泽参差。

()

涧水成周宅,邙山汉代京。三川通地络,鹑火叶星精。

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东门迎九鼎,北阙望玑衡。

()

萧萧风气寒,冷冷露华白。清辉升东南,知是故园月。

三年隔庭闱,远道消息阙。谁云求斗筲,足以慰明发。

()

轻容窄袖。试并刀齐捲,春痕先漏。斲粟似、月晕般圆,爱双约腕酥,叶绣花镂。

不是山凝,也不是、悬黎琢透。是苓根千载,秋葵颜色,蛮丝穿就。

()

开迟宁逐雪消残,岁底曾经彻骨寒。未识芳心何处托,欲将冷眼向谁看?

饮余含笑香微吐,暖入凝酥晕不干。一种天然清意味,每牵幽赏到更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