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朗读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是宋代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

花陌千条,珠帘十里,梦中还是扬州。
月斜河汉,曾记醉歌楼。
谁赋红绫小砑,因飞絮、天与风流。
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渔舟。
新秋。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瓯。
问殷勤何处,特地相留。
应念长门赋罢,消渴甚、无物堪酬。
情无尽,金扉玉榜,何日许重游。

中文译文:
花道无穷无尽,珠帘绵延十里,仿佛还在梦中扬州。
月斜照耀着河汉,曾经记得那醉歌楼。
谁写下了红绫小砑,因为飞舞的絮花,成就了天地间的风情。
春天常在,仙源之路隔绝,只能空泛渔舟。
初秋,初雨已过,龙团细碾,浮在碗中的雪乳。
问你殷勤地在哪里,特意邀请你停留。
应该记得长门的才子已经辞去官职,消解渴望,没有什么可以回报。
感情无尽,金门玉榜,何时才能再次重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江南风景,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诗词以花道和珠帘作为开篇,形容了花朵盛开的无边无际的景象,以及遮盖十里的华丽帷幕,给人以繁华美丽的感受。诗人称这样的景色仿佛是在梦中的扬州,暗示了扬州的美好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以月斜照耀着河汉的景象,勾起了他对曾经醉歌楼的回忆。这里的醉歌楼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代表了诗人年少时的欢乐和放纵。

诗中描绘了红绫小砑的赋作者,将其与飘舞的絮花、风情万种的天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对风雅文化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常在,但仙源之路隔绝,只能空泛渔舟。这种情景暗示了诗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他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道路却显得艰难遥远。

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初秋时的景象,描绘了雨过后的龙团细碾,以及浮在碗中的雪乳。这里新秋的景色呈现出清新宜人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诗人问道“殷勤何处”,表达了他对某人的殷切关怀和邀请,希望特意相聚。但接下来他提到了长门赋罢,消渴难耐,表示自己无法给予对方应有的回报,感到遗憾和无奈。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情感无尽的感受,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重游金门、玉榜之地,实现自己的诗文理想。

整首诗词以描写江南风景和表达感情思绪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年少时光和诗文境界的向往和留恋之情。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和情感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李之仪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风春雨。酝酿春如许。三十六陂芳草路。尚记昔年游处。

漠漠翠羽金英。菜花开近清明。好是江南二月,者般滋味香清。

()

拄杖偏宜最上头,羽人何处访丹丘。四山春雨空侵牖,终日奇云不去楼。

欲与《黄庭》参《内景》,谁将紫字写灵修。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

()

枇杷花底晓霜清,相送郎行一曙星。喔喔邻鸡声不断,摇鞭应过短长亭。

一重帘隔是天涯,帘外漫漫杨柳花。乱扑人衣与人面,不知吹落在谁家。

()

草白云黄,壁立起,塞山青陡。谁貌取、书生骨相,健儿身手。

地拱龙兴犄角壮,时清鹭斥消烽久。仗征人,笛里叫春回,歌杨柳。

()

双桨鸥波又一时。大堤秋柳梦中垂。关心我亦重来客,牢落黄金揖市儿。

长铗怨,破箫词。两般合就鬓边丝。兔毫留住伤心影,输与杭州老画师。

()

素琼太液凌波,分香映浦娇难定。盈盈缟袂,铅华净洗,闹红羞并。

水榭风来,烟乡月上,半池凉浸。讶双鸥飞去,花间莫辨,浑不破,秋光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