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令

洞仙歌令朗读

《洞仙歌令》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令

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
倚遍阑干意无尽。
罗巾掩,宿粉残眉、香未减,
人与天涯共远。

香闺知人否,长是厌厌,
拟写相思寄归信。
未写了,泪成行、早满香笺。
相思字、一时滴损。

便直饶、伊家总无情,
也拚了一生,为伊成病。

中文译文:

楼前的草丛凌乱,离别之苦困扰着我的心。
依靠在栏杆上,思绪无尽。
罗巾遮掩,宿雨褪尽了粉妆、香气未减,
我与远方共同孤寂。

香闺里的亲人是否知晓,长久的相思已令人厌烦,
打算写封情书寄回家。
未曾动笔,泪水已成行,纸上早已满满香笺。
相思的字句,一时滴损了。

虽然她一家总是无情,
我仍然为了她,拼尽了一生,为她而生病。

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令》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对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深切体验。诗中描绘了楼前凌乱的草丛,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困惑和迷茫,而栏杆上的倚靠则体现了他对离人的思念之情,思绪无尽,意犹未尽。

诗中提到的罗巾掩、宿粉残眉以及香闺指的是离别后女子的容貌和家庭情况。罗巾掩是指女子遮住脸的纱巾,宿粉残眉则表明离别已久,女子的妆容已经褪尽。香闺指的是女子所在的闺房,作者担心自己的相思是否为她所知,长期的相思之情已经让他感到疲倦和厌烦。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情感和付出的无奈和悲凉。他本打算写一封情书寄回给女子,但泪水已经满满地流在了纸上,未曾动笔已经泪如雨下。相思之字一时滴损,意味着泪水模糊了字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为了这份相思情感所做的牺牲和付出。虽然女子一家总是冷漠无情,但作者仍然为了她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并因此而生病。这种深深的相思之情和无法得到回报的付出,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坚贞。

整首诗以悲凉的语调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离别和相思的痛苦之情,以及对于一份无望的爱情的执着和坚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

猜你喜欢

南渡偏安国已亡,宫祠墓木尚苍苍。士无奇节名难著,地有忠魂草也香。

风雨湖山犹感恨,往来樵牧亦凄凉。若教二帝生时返,血泪人谁洒夕阳。

()

晓起怯梳妆。涩雨濛烟闭药房。逼忆亲纬天际远,思量。

尝把他乡作故乡。

()

萧飒西风动客愁,携尊无处漫登楼。赭衣天地骊山道,白帢亲朋易水秋。

征雁南飞无故国,啼猿北望有神州。茱萸黄菊寻常事,此日催人易白头。

()

新绿飘烟约画叉。一丝凉雨冷苕华。浅芜幽暗隔窗纱。

湘梦惊抛兰信袁,絮痕影挂柳风斜。双鱼依旧渺天涯。

()

帝子华年小,初弦宝月沈。端娴三肃礼,悯动六宫深。

徒殡飞秋雪,迎神下彩禽。松楸依在咫,慈孝万年心。

()

三寸银花,香羹绝胜滦河鲤。铜街雪后,听轧轧、轻车呜市。

卯酒初醒时候,最忆閒丰味。对碧椀、流匙真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