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三之二)

满庭芳(三之二)朗读

《满庭芳(三之二)》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描写花草、湖泊和天空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
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将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梦幻的氛围。

首两句描绘了红蓼花盛开、黄芦叶随风飘散的景象,夜晚的寂静中滴落着初露。接着,描绘了天空明朗、云淡风轻的景象,宛如梦境一般。诗中出现了独自划船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在寂静中漂泊,过着悠闲的生活,与烟渚和沙汀悠然相处。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形容金钩细丝纶慢卷的景象,表达了细微的变化牵动着湖泊中的星光,这种景象给人以宁静和美的感受。短笛的声音时而横飞,清风和皓月相辅相成,使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音乐和自然之中。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态和思考。他宁愿任由别人嘲笑自己的生活方式,像漂浮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饮醉之后,他也不顾一切地躺下休息,不再理会尘世的劳累与琐事。江风静谧,太阳还未升起,诗人在枕上微醒,继续享受着微醺的酒意。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淡雅的意境,展现了秦观独特的诗人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朗读
()

猜你喜欢

雁书潦草不可识,目断天涯长叹息。术士今无缩地功,春山愁煞芝兰色。

梦魂昨夜坐君旁,花里寻诗字字香。邻鸡不合声三喔,只剩幽辉冷半床。

()

裴公冢对南轩墓,只隔秋云一片山。松径岩扉俱寂寂,几回萝月怅空还。

()

吴宫春尽啼鹃紫,消渴滇池一杯水。地老天荒色不空,采莲人悟莲华旨。

变海成田金作坞,鳌翻龙醢麒麟脯。倾国倾城一笑间,枉诩西施照千古。

()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

浦子潮生,正颂菊骚兰,橘春凉后。叶叶商声,催添薄罗吟袖。

玲珑竹捲犀钩,早飞堕、冰蟾如昼。知否。闰秋宵更长,又迟重九。

()

峁堂气象幽,墙角绕清流。雨霁西山近,风来北牖秋。

疏檐看皓月,轻舫逐浮鸥。即景陈杯斝,心期好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