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

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朗读

这首诗词《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是宋代晁补之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山无意解银鱼。
花底且携壶。
华颠又喜熊罴且,
笑骐骥、老反为驹。

文史渐抛,功名更懒,
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
长揖去田庐。

囊无上赐金堪散,
也未妨、山猎溪渔。
廉颇纵强,莫随年少,
白马向黄榆。

译文:
蓝色的山峰漠不关心解释银鱼。
花下带着壶。
华颠又高兴于熊罴,
笑骐骥,老者反而成为驹。

渐渐抛弃文史,对功名更加不在意,
随处可见真相。
高尚情操敢与汉庭疏远。
虔诚地向田庐行揖。

袋中没有上赐的金子,也无妨,
山中打猎,溪边垂钓。
廉颇纵然强大,也不要随年少轻狂,
骑着白马向黄榆走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追求和态度。诗人描述了碧山冷漠的景色,与其不在乎解释银鱼的含义相对照。花下带着壶,象征着诗人的随意和自得。华颠是指华山,熊罴代表着野性和威猛,而骐骥则是指千里马,老者反而成为了骏马,反映出诗人对传统观念和价值的颠覆。

诗人抛弃了文史和功名,不再追求权力和成就,而是在随处可见的真实世界中寻找自我。他敢于与朝廷疏远,表达了他高尚情操和对自由的追求。最后,他表示即使没有金钱的赏赐,也无妨从事山中打猎和溪边垂钓,这是对自由生活和追求乐趣的选择。

诗中提到的廉颇、白马向黄榆等典故,暗示了诗人不随年少轻狂,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越世俗束缚的豪放情怀,展示了晁补之对自我追求和生活态度的独立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

猜你喜欢

尝读月令记,孟秋缮囹圄。三年一空之,仁政群嘉予。

汪汪千顷波,湛恩殆如许。达尊遍海陬,津津数德齿。

()

坐深残暑退,斜月淡银釭。生理随枯树,吟魂折大江。

秋来无限事,老去片心降。冉冉荷风入,中宵拓绮窗。

()

朦胧帘影梨云薄,竹度风斜。月漾寒纱。冷逼雕梁燕子家。

夜深窗外闻辘轳,露井啼鸦。残梦天涯。背壁秋灯坠碎花。

()

侵晓邻僧来,馈我佛前粥。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我因思杭州,不仅有三竺。东城八九寺,寺寺皆修竹。

()

陌头杨柳初放,溪上桃花欲燃。处处青鸠呼雨,家家黄犊耕烟。

牧童群嬉挑菜,饷妇自解撑船。借问浪游城市,何如乐业村田!

()

残镫照帘幕,楼阁有馀情。落叶堆蛩砌,凉风吹雁声。

暮蝉愁里听,河汉望中横。独坐悲秋夜,疏棂淡月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