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

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朗读

诗词:《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
作者:毛滂(宋代)

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
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
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
收取凄清,暖日阑干助梦吟。
耘老梦中尝作诗。

中文译文:

曾经享受过美好的风景与月色,催促花边的烟棹启程。
无论花朵是否盛开,只有当月亮洁白、风光明媚时,才会愿意来到。
既然来了就留下来,悠闲地寻找秋天的美好之处。
收集起那凄凉之感,温暖的阳光在晚霞中辅助着梦中的吟咏。
耘老在梦中尝试着创作诗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美景和月色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感受。诗人曾经欣赏过美丽的风景和月亮,这使他心生向往,催促周围的一切景物展现出美好的一面。

诗中的花开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月亮明亮、风景宜人,才能吸引诗人的到来。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环境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

诗中的"既来且住"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之情,他希望能够停留在如此宜人的环境中,静享风月之间的闲适时光。这种愿望也是人们对于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秋好处"是指秋天的美好之处,诗人希望能够在秋天寻找到更多的美景和愉悦的心情。这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温暖的阳光透过晚霞照在阑干上,助长了诗人在梦中吟咏的意境。这种温暖和辅助使得诗人在梦中产生了创作诗篇的冲动,体现了艺术家的情感和灵感来源。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突出了美好与凄清之间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

猜你喜欢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记得去年今日事,半窗灯影两人儿。

一个画乌丝。

()

青春泽亦久,弱质岂堪任。顿觉形俱减,何曾秋已深。

影摇既竭力,丝系不枯心。谁惜芳时叶,纷飞散满林。

()

旧雨西风卷。便重经、天荒地老,此情难遣。剩粉遗香留得在,两袖三生红泫。

谁擘破、同心珍茧。分付鲛人和泪织,一丝丝、扣入冰花浅。

()

饱挂轻帆冲雾去。月初斜、未分明处。渔市灯红,雁汀芦白,隔岸微茫人语。

自是扁舟鲑菜侣。甚勾回、十年情绪。绣被眠香,深杯滞酒,真个画船听雨。

()

巉岩形势好跻攀,粉堞高楼一望间。自有天威临绝塞,不因地险恃雄关。

冲云涧雪悬千丈,扑马尘沙失万山。哀角悲笳听渐近,何堪落日照征颜。

()

红泥亭倒客来稀,钟磬沉沉出翠微。无分安禅翻破戒,盗他常住一花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