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上元)

浪淘沙(上元)朗读

《浪淘沙(上元)》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谢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料峭小桃风。
凝淡春容。
宝灯山列半天中。
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
酒滴小槽红。
一饮千钟。
铜荷擎烛绛纱笼。
归去笙歌喧院落,月照帘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上元节的热闹景象,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欢乐心情。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元宵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诗词以冷冽的春风、娇嫩的桃花为开篇,描绘了初春的景色。接着,诗人描述了宝灯山的壮丽景观,山上的灯笼照亮半个天空,形成美丽的夜景。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携手欢笑,喝着美酒,享受着节日的氛围。铜制的荷花灯笼托举着红色蜡烛,笼罩在绛色的纱罩之下,增添了一种祥和庄重的气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热闹的场景,回归到宁静的庭院,月光透过窗帘照耀进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表现了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和节日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从冷峭的春风到细腻的桃花,再到宝灯山的灯火辉煌,诗人通过色彩和意象的交织,表达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气氛。诗中的丽服靓妆、笑语匆匆,以及酒宴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人们欢庆节日的快乐心情。铜荷擎烛绛纱笼的描写,给人一种庄重祥和的感觉,同时也凸显了节日的庄严气氛。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宁静的院落,通过月光的照耀,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的感受。整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节日的热爱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逸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谢逸朗读
()

猜你喜欢

涂山万古郁苕峣,禹庙临江更系桡。殿上鼓钟三峡动,夜来风雨百灵朝。

天开黑水澄秋霁,云起黄龙卷暮潮。自锡玄圭崇黻冕,空岩竹柏和《萧韶》。

()

扬帆十日,正天风吹绿,江南万树。遥望灵岩山下气,识有仙才人住。

一代词清,十年心折,闺阁无前古。兰霏玉映,风神消我尘土。

()

高楼灯火,已四更天气。吴语喁喁也嫌碎。者新居颇好,旧恨堪销,壶漏尽、侬待整帆行矣。

从今梳洗罢,收拾筝箫,匀出工夫学书字。鸩鸟倘欺鸾,第一难防,须嘱咐、莺媒回避。

()

迎潮楼玲珑。见虾须卷处,长拥虫虫。月午花晨为侣,撷香芳丛。

烧笋候,兰闺中。网栗留、羹调纤葱。却坐傍狻猊,碧山银椀,先劝酒鳞红。

()

移植甘蕉为绿阴,经年长大已成林。天寒霜落休轻剪,恐有秋来未死心。

()

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