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清平乐朗读

《清平乐》是宋代张继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先天后。真土藏灵秀。
妙用自然循火候。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清平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艺术创作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艺术的境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独到见解。

首句“天先天后。真土藏灵秀。”表达了天地之间的神奇和自然界的美妙。作者认为真正的美和灵秀隐藏在自然中,需要我们去细细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妙用自然循火候。节节薰烝教透。”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作者认为艺术家应当像火候一样巧妙地利用自然的规律和变化,通过层层深入的表达,使作品能够透彻地传达出自己的意境和情感。

下一句“不分龙麝檀沈。都能入鼻通心。”通过描绘香气的传递,表达了艺术的感染力。无论是珍贵的香料还是普通的芬芳,都能通过香气的传递,达到感动人心的效果。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艺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名利,而在于内在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表达了艺术创作完成后的境界。当艺术作品达到完美的境地时,它将具有如同真金般的价值和光彩,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艺术创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探索。它呈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用心感悟艺术的态度,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真正的艺术力量和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张继先朗读
()

猜你喜欢

江亭聊远眺,暝色郁苍苍。孤屿吐寒翠,万山争夕阳。

旋看秋月朗,空使野云忙。万古潇湘水,东流接海长。

()

浩浩澄江头,传有晋贤墓。晋贤好注书,尔雅诗训故。

杏坛学诗旨,此焉导先路。邵郝疏义成,未免犹疏误。

()

三曲明塘十亩莲,浮家不费买山钱。故人若问家何处,画里如今住十年。

()

知在东篱第几重。佳名偏喜与兰同。爱他开紫不开红。

为折一枝珍护好,浅颦轻笑伴芙蓉。肯教沦落怨西风。

()

仙姿合受尘凡垢,蜚语心惊。不是无情。怕是情多转误卿。

何如莫约箫台凤,惟伴笼鹦。绣户长扃。对念如来般若经。

()

群山绿绕舟,云树乱春愁。石势窥人落,江声抱佛流。

古传海棠国,今上读书楼。缥缈三峨影,飞仙不可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