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念奴娇朗读

《念奴娇》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蔡伸。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轻雷骤雨,洗千岩浓翠,层峦森列。
衣袂凉生,丛竹外、时有飞萤明灭。
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
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绝。
归路横玉惊鸾,叫云清似水,悠扬天末。
玉宇琼林凝望处,依约广寒宫阙。
老去情钟,此心仍在,未肯甘华发。
清欢留作,异时嘉话重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雷雨洗涤山岩、层峦叠嶂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瑰丽。同时,诗中还描述了夜晚丛竹外飞舞的萤火虫,以及云海波涛中荡漾的兰舟和皎洁的月亮。这些景物与五湖之美无法相比,显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赞美之情。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归途中所见的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并希望在未来能够再次聚首,重温这些美好的回忆。

赏析:
《念奴娇》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创造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的景色描绘细腻而生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雷雨洗涤山岩、层峦叠嶂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而丛竹外飞舞的萤火虫、云海波涛中的兰舟和皎洁的月亮则赋予了诗词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这些景物的对比,凸显了五湖之美无法相比的独特之处。

诗中的情感流露出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归途中所见的美景让作者感到惊叹,他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而心中的情感却依然存在,未曾消逝。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份美好的情感留下来,并期待将来能够再次相聚,共同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词情感细腻而丰富,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期待。这首诗词通过精湛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蔡伸朗读
()

猜你喜欢

麟趾袅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汉家平淮书难续,且仿齐梁铸饼金。

()

晓行残月在,杨柳数家村。远客怀乡邑,孤舟漾梦魂。

曰归仍泛梗,所适定谁门。不厌频来过,知君雅道存。

()

千崖恨不接蓬莱,巀嵲游踪亦壮哉。我笑振衣长啸客,月明骑鹤有谁来?

()

鸡鸣高寺共登攀,十万人家俯视间。江阔白翻三峡水,窗虚青受六朝山。

西风老树经霜醉,落照疏钟送客间。贪看秋光怜菊影,月明连辔下尘寰。

()

颠连百事不堪争,看水看山诩独能。几叠澄波含远濑,一拳兀石摄风棱。

墨痕自泼烟岚董,笑语还调燕赵渑。晴日小斋有别趣,腊梅枝上数寒蝇。

()

红轻碧暗霁云飞,望里苍茫掩翠微。耳畔犹闻金柝响,池边不见美人归。

千年往事埋幽恨,几杵疏钟共晚晖。此际登临一为客,无端寒气欲侵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