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木樨)

忆秦娥(木樨)朗读

《忆秦娥(木樨)》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蔽的小院,以及其中盛开的木樨花所带来的香气和美丽景色。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隈岩侧。
怪生小院香来别。
香来别。
嫩黄细细,商量齐发。
佳人敛笑贪先折。
重新为阉斜斜叶。
斜斜叶。
钗头常带,一秋风月。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秦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木樨花的美景和香气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个隐藏在山岩旁边的小院,小院里的木樨花盛开得异常怪异,香气弥漫开来,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花朵嫩黄而细小,形态规整,像是商量好一起开放的样子。佳人忍不住笑容收敛,贪婪地折下花朵。然而,新长出的花朵有些斜斜地长着,像是为了阉割而重新生长的叶子。这些叶子斜斜地垂落着,仿佛是花朵的陪衬。而佳人的发饰上常常带着这样的花朵,它们在一个秋天的风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赏析:
《忆秦娥(木樨)》通过描绘木樨花的形态和香气,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小院和木樨花被描绘得神秘而诱人,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木樨花细小而美丽,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不禁沉浸其中。佳人折下花朵的场景展示了对美的贪婪和追求,而新长出的花朵则带来了一丝诡异和离奇的氛围。诗词中的秋风和月色为整个景象增添了浪漫的气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营造,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境界。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仲并朗读
()

猜你喜欢

别来三见流火星,秋风猿鹤哀前汀。谁知骨肉半人鬼,惟有乱山终古青。

()

自笑当年费苦吟。陈迹梦难寻。几卷诗篇,几张画稿,几许光阴。

唾壶击碎频搔首,磨灭旧胸襟。而今赢得,千丝眼泪,一个愁心。

()

寒日欲堕石射堋,环湖历历来渔灯。山下蕲王宋时墓,屹然穹碑镇山路。

太白天弧见角芒,金山京口又沙场。尔来兀朮方深入,帝在明州正待王。

()

生平耽静僻,每爱住深山。百卉从荣谢,双丸任往还。

朝廷容懒慢,天地许清闲。睡起三竿日,仙踪似可攀。

()

地结霜痕白,檐虚夜气青。声殷砻早谷,风动闭寒扃。

玉色鲜堪比,珠光泻不停。蒸炊谋室妇,农祖荐朝馨。

()

依旧芊绵荫草痕,亭台只有客传樽。断桥流水过荒圃,细雨闲花开废园。

醉眼狂歌惊碧落,斜阳古屋易黄昏。当年事业凭谁问?残碣尘埋卧短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