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咏芍药)

酹江月(咏芍药)朗读

《酹江月(咏芍药)》是宋代曾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酹江月(咏芍药)》

一年好处,是满城红药,留连无已。
十里扬州应费了,多少春工妆饰。
弱质欹风,芳心带露,酒困娇无力。
园林绿暗,粉光低占丛碧。
谁与千载声名,翻阶高咏,出文章仙伯。
阅尽繁华芳意歇,初识倾城风格。
双脸晞红,春衫挽并,天巧终难敌。
十千沽酒,算应花畔消得。

译文:

一年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满城盛开的红芍药,让人陶醉其中。
十里扬州城也许花费了很多春天的心血来装饰。
芍药娇弱的质地随风倾斜,花心上带着露水,宛如醉倒在美酒中的娇媚无力。
园林中绿意浓郁,粉色的花光低垂在绿丛之间。
有谁能与这千载传世的美名相比,爬上台阶高声歌颂,写出仙人般的文章。
经历了繁华花开的美好,初次领悟到倾城之风格。
芍药花脸上的红晕,像春天的衣衫一样交织在一起,即使是神巧的天也无法与之抗衡。
千千万万杯美酒,也算不上芍药花畔上的短暂消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芍药花为主题,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繁华背后的无常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满城盛开的红芍药,赞美了花朵的美丽和魅力。芍药花娇弱的质地、花心上的露水以及粉色的花光低垂在绿丛之间的景象,展示了芍药花的柔美和娇媚。

诗中提到的十里扬州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繁华的城市,诗人暗示了芍药花盛开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和努力。这也可以理解为对繁华背后努力和付出的思考。

诗人谈及芍药花的声名传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持久追求和对传世名声的渴望。然而,诗人在诗的最后提到美酒,暗示了繁华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如同芍药花一样,美丽绽放后即将消逝。

整首诗以芍药花的美丽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交融,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繁华背后无常的思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满城红药”形象地描绘了芍药花盛开的壮观景象,“芳心带露”表现了芍药花娇媚的特点,“园林绿暗,粉光低占丛碧”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增强了整体的美感。

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繁华背后无常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芍药花美丽而短暂的存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反思了生命中的变幻无常。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的情绪,通过描绘花朵的娇美和短暂,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该诗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繁华背后虚幻、无常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美感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人生、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喜看新绿满亭皋,一片青山望眼劳。但有关心谈稼穑,尽多生意到蓬蒿。

潮头涨满鱼儿出,陌上尘销马首高。无限绿芜门外长,莫将颜色例青袍。

()

苍颉不识篆,虫鸟开天荒。史籀不识楷,古法遗钟王。

圣人作书祖造物,天地不得留微茫。草书有名理,盛自汉与唐。

()

竹影朦胧树影长。轻烟黯淡月昏黄。喓喓秋院乱啼螀。

几点微芒萤火细,一天风露豆花凉。夜深鼯鼵上宫墙。

()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馀小山桂。犹闻遗翰墨,但惜沉碑碣。

()

传闻偏不误,肠断脊令原。正是情怀恶,那堪风雨昏。

连宵惊人梦,何日返羁魂。天意殊茫昧,凭谁对榻论。

()

琳馆珠庭次第开,夕阳微照郁孤台。道人锄药不知倦,一一鹤声松际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