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持节道京城中秋日)

念奴娇(持节道京城中秋日)朗读

《念奴娇(持节道京城中秋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曹勋。该诗以写实手法描述了北方边疆的景象和王朝的辉煌,表达了对中原和皇室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
炎图家国。二百年来,
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
虎旅横江,胡尘眯眼,
恨有中原隔。
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
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
且驰驱朝夕。
皓彩流天宁忍见,
双阙笼秋月色。
欲饮无聊,还成长叹,
清泪空横臆。
请缨无路,异时林下犹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持节道京城中秋日为题,首先描绘了一个盛世景象,五门照日,皇室的威严和炎帝的光辉映照着整个国家。同时,它也表达了宋朝二百年来治理四海,维持国家安宁和皇帝承德各方面的功绩。

之后,诗人表达了对北方边疆的想念之情。虎旅横江,胡尘遮眼,表达了他对边境战乱的痛恨,同时也有对中原的思念。

接着,诗人用"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形容边境城池的残破,表达了对北方边境战乱的痛惜之情。

然后,诗人转向思念中央之情。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且驰驱朝夕"表达了作者受命征战的愿望,同时也期盼能尽快回到中原。"皓彩流天宁忍见,双阙笼秋月色"则描绘了中原皇宫的壮丽景色,再次表达了对中原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以"欲饮无聊,还成长叹,清泪空横臆。请缨无路,异时林下犹忆"结束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中原、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日复一日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国家的繁荣和边境的困苦,表达了对中原和皇朝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具体的景物,将自己个人的感情与大时代的背景融为一体,展示了对家国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青云有路桂森森,只是难教俗土寻。一部化书君记取,殿头风雨又秋深。

()

精蓝在城市,幽趣入林泉。草白知秋晚,苔青是雨前。

云生窗外树,霞污水中天。纵目有如此,还应放钓船。

()

扈跸乘文舸,沿流阅运河。晓窗飘白絮,夜岸沐金波。

酒幔篱边扬,渔舟苇畔歌。长途看美景,偏觉此中多。

()

户牖凌虚百尺楼,川原霁色坐中收。绿萝灌水园蔬茂,碧浪翻风垄麦稠。

杨柳坡边眠牧竖,杏花树畔泊渔舟。升平睹此丰年景,更亿英贤济远猷。

()

山深地僻尘嚣隔,斜荫茆堂百尺松。石壁有斑凭雨凿,柴门无钥倩云封。

盘岩曲磴留麋迹,绕砌平沙印鹤踪。梦觉南窗何所事,独吟独酌尽从容。

()

巨镇东南气象开,嵯峨城堞倚星台。无情岁月闽王老,残喘河山胜国哀。

地接夷蛮资控制,天生沧海走喧豗。我行自慰趋庭愿,不为兴亡浪费猜。

()